本版导读
宝鸡石油机械厂
以公开“消肿”以公开“加压”
本报讯 宝鸡石油机械厂自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以来,以公开带动企业内部管理的改革,不但解决了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些棘手问题,而且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过去,该企业一线和二线之间、艰苦岗位和一般岗位之间、机关和基层之间收入分配差别不大,导致了一线工人千方百计向二线流动,造成二线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不高,职工对此意见很大。在厂务公开中,厂里及时出台了加大活工资比例50%向技术岗位和生产一线倾斜的改革方案。结果,方案实施的当年,全厂就有126人自愿返回了生产一线。宝石厂实行厂务公开之前仅中层干部就有270多人,相互关系比较复杂,厂里只要动一个就会波及一大片。为了解决干部使用问题,他们实行了《关于聘任中层干部的八条规定》,让全厂职工对中层干部进行测评打分;让协作单位同级干部相互测评打分;让副总工程师以上厂领导给中层干部打分,最后将3个层次的测评结果汇总一起向全厂职工公布,对得胜任票率在60%以下的中层干部,厂里严格按照《规定》将其全部予以免职。今年以来,这个厂对干部的民主测评范围又扩大到全体干部,并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度,结果又有5名中干被淘汰、一名副厂长因测评名列最后,不得不引咎辞职。宝石厂通过这一办法使全厂中干减少了近40%,但广大职工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却大大上升。现在,这个厂的机关处室由原来的22个压缩为11个,机关人数由232名减为108名,部门领导由31名减到15名,全厂初步形成了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
厂务公开凝聚了职工的心,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1999年,该厂在连续两年实现盈利的基础上,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出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范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