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28日
社会新闻
02

报户口的遭遇

小王在西安工作,妻子是长安县农村户口,在西安做生意。半岁的儿子因种种原因一直未报户口。近日,听说西安户籍政策有所调整,小孩户口可随父,小王欣喜若狂。他打了十余个电话并亲自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咨询,户籍警不耐烦地告诉他,小孩必须先在母亲户口所在地落户,后才可办迁户手续随父落户。

小王在妻子户口所在地给儿子报户时,先要去村委会开有关证明,适逢该村卖地,每人要分二、三万元,村委会主任说,村上有规定,暂时冻结开报户证明,不能办。小王赌咒发誓说不是冲着那二、三万元钱,并写下保证书不参与分钱、数日内将户口转走,村委会主任才盖了章。等到了当地派出所,派出所户籍警说,已过了报户期限,要罚款100元。小王找了长安县公安局的一位同学,最后买了一包“白沙”烟就报上了户口。

回到西安,小王办好了单位证明、迁户申请、准迁证等有关证明材料来户口所在派出所为儿子办转户手续。这时,户籍警看了他的材料说,按政策,其实不用在农村落户,直接来这里报户即可。一个星期后,派出所片警李警官到小王单位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完后,李警官告诉小王,一星期后调查报告出来。又过了一星期,小王催问户籍警户口报了没有,户籍警说,片警的调查报告还没有写好。找到李警官时,李说最近很忙,调查报告不好写,再等等吧。第三个星期,小王怀揣一条“好猫”烟来到李警官的单人办公室,奉上烟后,李警官很客气地拿出一份空白调查报告说,你自己看着填一下,我盖个章就行了。五分钟后,小王填完调查报告作揖而出。

又过了一个月,小王来到派出所。户籍警告诉他户口办好了,小王一看户口簿傻眼了,户口簿上儿子的名字王梓成了王樟。户籍警收回了户口簿后告诉小王,可能是分局填卡人的疏忽导致,这需要重新更正,约需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小王终于办妥了儿子的户口。这时,他难免发几声牢骚,户籍警听了不痛快,说:“你这已是幸运了,原来办一个‘农转非’户口,光证明材料就有一尺厚,没有一年、二年时间根本办不下来。”小王感到像吃下一只苍蝇一样难受。

本报记者付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