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08月09日

陕西工人报生活广场 崇俭可养德 如何治蚊虫叮咬]文/李斌 图片新闻 祝君安然度炎夏 老树今犹著新花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生活广场
04

老树今犹著新花

——改革发展中的国有西北第三棉纺织厂

我厂建于1953年,是国家大型二类国有企业,中国500家最大纺织企业之一,是陕西省的税利大户、创汇大户和纺织工业骨干企业,隶属中国华诚集团公司陕西唐华纺织印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企业占地面积68.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4.64万平方米,拥有总资产3.28亿元,固定资产原值4.6亿元,职工5571人,管理技术人员314人。纱锭77664枚,线锭18240枚,气流纺504头,精梳机11套,自动络筒机13台,布机1640台,其中无梭布机290台,宽幅超宽幅布机形成规模优势,在国内属领先水平。目前,能纺120S及以下各种普梳、精梳的纯棉、涤棉混纺纱线和气流纺织,能织36"—142〃的各种平纹、斜纹、府绸、贡缎和提花坯布,年生产棉纱9600吨,坯布4900万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奉行“以人为本,科技先行,开拓创新,止于至善”的宗旨,更加重视产品开发、创优和促销。以高档化、特色化、多元化、市场化产品为龙头,积极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开发研制市场热销产品。产品已发展为集服装用布、装饰用布、工业用布等各种用途为一体的系列产品。纯棉精梳40SX40S 96〃—120"高档宽幅直贡缎装饰用布,获1999年度陕西省名牌产品,自1985年以来,形成了以国家银质奖为主的19个省、部优质奖的高、中档系列纺织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厂在全国拥有有效的销售网络,使产品辐射面迅速扩大。产品不但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远销香港、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市场。出口量占70%以上,年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1997年又获得外经贸部授予的“两纱、两坯”自营出口权,99年自营出口510万美元。2000年1—7月份创汇550万美元,成为省外经贸厅表彰的10家时间任务双过半的企业之一。

我厂一贯坚持团结、拼搏、严细、求实的企业精神,建立了一整套以IS09000标准模式的质量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处于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近年来曾先后荣获“省六好企业”、“省先进企业”、中国华诚集团“先进企业”、陕西省、纺织工业部“质量管理奖企业”、区、市“精神文明单位”、“省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全国纺织工业双文明建设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我厂地处西安市东郊纺织城,东、西有灞、浐两河环绕,工厂紧靠城市高速公路,地势优良,交通便利,厂铁路专用线连接陇海线,直达全国。我们热忱希望与国内外工商界人士进行洽谈,建立友好真诚的贸易关系,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共创效益。

企业发展前景在企业改制和管理方面:

首先架构企业组织结构:我厂积极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华诚及唐华集团的部署下。2000年完成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改制后,将形成严格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责任管理体系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营机制。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0年实现脱困目标。

其次在企业管理方面:

从今年6月至2001年5月企业管理年中,一是按照ISQ9000标准模式,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以厂长奖励基金为主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考核竞争机制,完善执行《西北国棉三厂2000年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 《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实施细则》等全新的考核办法,实施末位淘汰、竞争上岗。三是成本管理、物料消耗定额科学有效;资金管理合理调度,集中分类使用:现场、设备、操作管理扎实细致;营销管理以高品质、高利润的产品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划小核算单位,逐年落实承包任务,层层分解经济目标和双增双节指标,责任到人、到岗。用1—2年时间形成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科学有效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企业步入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轨道。

在提升技术、增强竞争力方面:

首先用5年时间进行设备改造,重点放在主机和关键设备的技改上。在积极争取技改政策和资金保证的前提下,使无梭织机增加到700—800台,逐?步淘汰有梭织机。2005年棉纱总产量达9700吨,棉布总产量达5300万米,销售收入达2.52亿元,实现利润1250万元。技改后,以更加优化的产品结构定位于国际市场,以我厂宽幅、超幅进口无梭布机的规模优势,形成高档纯棉服装面料、高档化纤服装面料、高档装饰面料和高档混纺面料四大板块。以高质量、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与众不同的花色风格产品,占领欧美市场和其它地区,并不断拓展国内市场。在目前产品出口70%的基础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逐年递增,并着手今年内建立进出口公司,2005年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

其次建立营销管理体系,扩展全球网络和国内网络,实施名牌战略。以我厂1999年度陕西省名牌产品40s×40s 96"一120"宽幅直贡缎装饰用布和自1985年以来形成的以国家银质奖为主的19个部优、省优名牌产品为资源优势和产业链;以IS09000标准模式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完善我厂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以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尽可能少的投入,使品牌效应得以最大限度的扩展,形成集技术、人才、设备和科、工、贸为一体的大营销体系,并尝试开展虚拟经营。目前我厂开发的弹力布及其它高支高密的产品,市场前景很好,其产品定位在40s—60s之间。五年后将把目前可纺120s以下棉纱产品的优势和可织142"以下棉布的优势,充分发挥和体现,形成强势企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