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死
文/刘章建
南京。秋风萧瑟,残阳如血。
一队清兵押解八名脚戴镣铐的犯人走向杀场。囚犯中有一冉须剑眉、长衫飘逸气宇轩昂的中年人,他就是金圣叹。
金圣叹,苏州人,清初著名学者,生性耿直,愤时傲世,恃才旷放。平生鲜与官宦结交,却喜浪迹民间为民请命,是个官府恨之入骨、百姓拥护爱戴的角色。1661年,苏州大灾,颗粒无收,民无隔宿粮。无情官府横征暴敛,赋役繁重。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金圣叹眼见“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忍无可忍,为民请命,纠集上千民众,带头“抗粮哭庙”,逼官府开仓放赈,减免徭役。一时呼声高振,威声四起。官府惊恐万分,飞报中央,惊动朝廷。龙颜大怒,一道圣旨,金圣叹及其魁首凡8人踉跄入狱,被判死刑。
古道西风,小桥流水,就义者的凛然和刽子手的狰狞划破南京城的宁静。
阴森森的法场快到了,金圣叹似乎嗅到浓烈的血腥,脚下愈发沉重,缓缓移动的双脚拖着镣铐,在古老的石板街上磨擦,清脆的声响振聋发聩。死神的召唤把整个南京城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双脚在刽子手的威逼逼下机械地挪动,金圣叹脑子里不断翻滚着一个画面:刽子手屠刀如砍瓜,随着刀起发落,一颗颗带血的头颅在地上骨碌,那一双双无望的眼睛深深刺痛了他的心。金圣叹心里猛地一紧:多么痛苦啊,眼睁睁看着同仁惨遭杀戮……,这是比死更痛苦的事情。金圣叹的步履益发沉重了许多,索性站住不动。
“金先生,别磨蹭了,走吧!”刽子手王甲阴阳怪气地催促,“留恋也不过一时半刻了。”停下来嘲弄着等他。
正中下怀。金圣叹紧走两步接近王甲。
“这儿有碎银一包,留它无用,且送与公人讨两杯酒吃。”金圣叹把一个包裹递给王甲。
“这……”,王甲收好银子,疑惑地望着金圣叹。
金圣叹微微一笑:“别无他求,但求先死。”
杀人如麻的刽子手王甲从来没遇到过愿意早死的主,麻脸惊得跳了几跳。几乎所有的死囚到这最后关头,无不痛哭流涕,贪恋阳世,可是这个金圣叹……
刽子手王甲懒得去想了,反正今儿都得死。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何况此举刀之劳,乐得拿他先开刀。
南京杀场。犯人捆上桩,杀手刀在肩,一切就绪。监斩官一声“斩”,刽子手王甲抡圆鬼头刀,寒光一闪,砍向金圣叹,“噗”一声鲜血直流,一颗脑袋滚落在地,陀螺一样打转。那脑袋的双眼最后望了望难友,刚要闭上,忽然探马飞报,皇上有旨:金圣叹免死!把一块圣谕免死牌呈给监斩官。四座皆惊,唏吁一片。刽子手王甲清楚地看见那颗头颅猛的射出两道凶光,不由倒退三步,两股颤颤。
一阵狂风,吹动那颗脑袋的正面和反面,象是掀开一页页的书,血腥弥漫。
杀戮还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