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落实“三个代表”精神 体现职工当家作主
陕棉八厂走出以罚代管“怪圈”
本报讯 (记者 龙仁生 实习记者刘公望)从过去的严管重罚强化管理,到如今因势利导引入“以人为本、以情治厂”制度化管理,陕西第八棉纺织厂终于走出了管理就是罚款的怪圈,探索出一条符合厂情、由低向高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新路子。
陕棉八厂严管重罚管理在我省纺织企业可谓小有名气。以前有名职工拿了厂里价值仅1.44元的废旧综丝,被罚款7800元;有一个轮班70人,当月罚款多达8300元,人均罚款139元,最多者罚了300元,仅剩几十元生活费……严罚的程度可见一斑。
治乱用重典。六年前的严化管理措施是在当时管理松散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在当时无疑是必要的,起到过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生产走向正轨后,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个别车间部门的领导却在管理上,仍然简单化地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罚重扣,出现了违规处罚无标准,随意加重处罚、重复处罚、连带处罚的现象。细纱车间一位职工,因吸烟被厂方发现,厂子罚车间,车间罚班组,罚款最终层层加倍落在了个人头上,金额达上千元,并被开除了厂籍。有的基层甚至给罚款定指标下任务,一时间罚款成风,处罚成了许多干部管理的唯一手段。当时车间班组长挂在嘴边的就只四个字:“罚款”、“下岗”。职工敢怒不敢言,工会发送的职工问卷调查表竟无人敢填,怕提意见后被上司记恨报复。
矫枉过正、无章可循的乱罚乱管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干部管理简单化,职工见官生畏,工厂陷入“不教而诛”的怪圈。鉴于此,前不久,一老职工当面对刚上任的厂长李忠岭讲:“我给你说老实话,我就不爱八厂。”话虽是气话,却反映出了职工的心声。厂长倍感震动,他沉思,粗放型的严管重罚,是背离职工是企业主人的原则;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必须打破不合理制度,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于是党、政、工开始组织基层调查,职工民主提意见,厂办公会议研究,职代会联席会议审议,厂强化管理办公室反复修订新办法。
今年9月20日,《陕棉八厂职工违规违纪处罚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该办法最大特点是坚持处罚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一方面便于管理人员照章扣罚,另一方面便于职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管理人员进行执法监督。接着八厂对全厂管理人员试行“一职二责制”。通过政工人员和行政、技术、业务管理人员职责的部分交融衔接,形成人人参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新的系列管理制度一公布,便引起全厂员工强烈反响。一位女工激动得一夜没睡着,她说:“我们有一种解放了的感觉。”省纺织公司总经理高度评价“这真真正正落实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讲话精神”。一个多月的实践证明,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依靠工人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兼以一定的处罚,以人为本的确是更高层次的企业管理方式。职工们说得好:现在的违规违纪处罚,罚在了明处,照章处罚,叫人心服口服。只要心服了,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自然就提高。所以处罚减轻了以后,违纪现象不仅没有了,八厂的产质量反而大大提高了。
采访结束,一位年过六旬的工会退休干部拦住记者动情地说:“新的政策出台以后,鼓舞人心,八厂上下团结一致,何愁今年完不成350万元利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