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找准切入点 走出新路子
安康地区工会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学“梨树”经验
本报讯 贫困山区县市的工会组织如何把学梨树活动引向深入?安康地区工会的做法是:找准切入点,把学梨树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大局,真正使工会组织有为有位。
1998年开展学梨树活动初,省总就确定该区的岚皋县为全省学梨树示范县之一。为了通过抓点带动面上的工作,地区工会决定把10个县市都纳入到这一活动中来,并将旬阳县定为地级学梨树示范县,统一组织实施,制定争创标准,分层进行考核。针对安康地区经济比较落后的区情和西部大开发提供的机遇,地区工会围绕山川秀美工程,提出全区乡镇工会营造2万亩“工会林”的目标,要求全区236个乡镇各营造100亩。现在,不少乡镇的营造“工会林”活动已见成效。在地区工会的指导下,各县市工会结合县域经济的主攻目标和主导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岚皋县结合县情开展的“五业百村万户”竞赛活动,在广大职工和农户的广泛参与下取得明显成效。旬阳县工会围绕县上的烟、桑、畜、矿、姜等支柱产业,结合各乡镇确定的发展项目,组织会员入股集资发展特色产业。仅关口镇机关工会,就通过入股联办等方式办起3个经济实体。在围绕县域经济开展的科技知识竞赛活动中,旬阳、镇坪等8个县(市)就有1.6万余人参加。地区工会还广泛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先后在金融、缫丝、建材、医疗、制造、教育等6个行业组织技术比武41场次,参加职工5000余人。这一系列活动,受到各级党政的大力支持。
与改革同步抓好组织建设,是安康地区学梨树的又一特点。他们在加强改制企业工会重组巩固的同时,狠抓了乡镇和新经济组织建会工作。据了解,全区改制企业311个,在今年6月底,已全部建立了工会组织,组建率达100%。对乡镇机关和教育系统的工会组织建设,安康地区近年也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全区应建工会的3375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全部组建了工会组织。早在去年底,全区的236个乡镇机关就全面完成了工会组建任务。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