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天津一些企业变着花样坑职工
据《天津日报》 天津市一些企业通过各种手法侵害职工养老保险权益,引起各界的关注。
最近,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对456家各类企业,进行了一次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核查,结果发现不少直接侵害职工利益的错误和违法行为。一是有的企业让职工承诺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是自愿的,并签字画押,变非法为“合法”。某文化用品企业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当有关部门向其核实参保缴费情况时,这家企业就出示有职工签字不参加保险的情况表,说是职工自愿。经调查,这些职工并非不愿意参保缴费,而是怕厂方会降低自己的工资或被“炒鱿鱼”。二是有些企业只给一部分人上保险。在检查中发现,有的企业将职工分为几个“等级”,只给管理人员上保险,对实习生、临时工或民工,则借口流动性大而拒绝为其上保险。一家服装公司应参保职工只有77人,但90%的职工权益受到这类的侵害。三是在缴费基数上做文章。部分企业以少报、瞒报缴费基数,来达到少缴养老保险费的目的。还有的单位为少数人多报缴费基数,实际是为自己多缴费。某仪器厂领导给职工上报缴费基数比实际收入低,给自己上报的缴费基数比实际收入高,以此可保证自己退休后多享受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