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24日
头版
01

既保“被子”又要“票子”

吴旗县封山禁放取得生态经济“双赢”

本报讯 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吴旗县委县政府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倡导农民封山育林,改放牧为舍饲,发展高产良种小尾寒羊的舍饲业,让农民口袋富起来的同时,又保护了植被不再被破坏,取得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双丰收。

为解决好既让农民致富又不让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吴旗县结合实情,把改土种山羊为高产小尾寒羊、改放牧为舍饲做为重点来抓,在1998年5月份,县上就出台了《关于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小尾寒羊的决定》。县政府先从小额信用贷款中切出150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发展羊子产业;各乡镇成立了羊子工作站,为群众解决技术上的难道,帮助农民科学舍饲,为小尾寒羊预防疾病;一些乡镇干部和村民结对子,联户养羊,还办起了股份制羊场;县上按照“分户饲养,集中育肥、批量销售、加工增值”的产业化思想,建设县乡级羊肉系列食品加工厂和冷库,使“百里香”牌吴旗羊肉系列产品,远销到西北五省及山西省等地,形成产业化。截止目前,全县已有163个行政村实现了封山禁放,有100只以上的大型羊场6个,全县小尾寒羊存栏数达10万只,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1.9%,许多村民依靠舍饲小尾寒羊已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本报记者 阎冬

图为省上及省总领导贾治邦、李焕政、刘枢机、李怡霞等在吴旗视察小尾寒羊舍饲情况。 郭玉军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