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年为艺术孜孜不倦
□文·图/郝明安
自称“平民演员”的艺术家李万年,从事表演艺术多年来,曾以《骆驼祥子》中的小顺子、《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靳开来等艺术形象赢得观众的赞誉。如今虽年岁已高,但仍孜孜不倦。在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中,又把一位厚重的“清官”于成龙的艺术形象,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于成龙在历史上,是一位和包公、海瑞齐名的人物,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人杰。李万年告诉记者,于成龙这个人物要从于成龙的中年一直演到老年,从罗城县令演到两江总督。他和剧中近百个人物都有戏,又人各有异,人物关系复杂。创作中李万年给自己定下两个字,即“真”和“情”。他解释说,真实才有说服力,有情才能生动。正是本着这种创作原则,剧中于成龙那廉洁、自律、俭朴、清贫的品质跃然于荧屏。剧中有这样一场戏,于成龙为抚养浙江一大批受灾儿童,花光了自己的俸禄,为送他们回家又当掉了自己所有值钱的衣物作路费,康亲王察觉了此事甚为震惊:天下居然有如此官吏?他要去于府看个究竟。于成龙面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十分茫然,身为巡抚却囊中羞涩。以至于置办不起一桌简单的酒席。这场戏是在无锡的东林书院拍摄的,创作中李万年把那尴尬局促,又强撑到底而表情生动的脸,演绎得真实生动。从而把身为朝廷高官的于成龙家徒四壁,两袖清风的本色表现了出来。
剧中于成龙的感情色彩极其丰富。于成龙上任前村头拜别老母,二十年后再别妻子,这两场戏是表现于成龙亲情的重头戏。为赶季节,开机不久就纳入拍摄计划,但演员之间正处于磨合期,又有很多群众演员,能否演到位,导演捏着把汗。“预备,开始!”副导演话筒提示:“群众演员先动——,于成龙发现母亲——。”只见于成龙的扮演者李万年猛回头定睛望着母亲的方向,突然撕心裂肺地一声喊:“娘——,”双膝实实着地,俯首跪下。在场的群众演员惊呆了,刚才还喧闹的场面,顿时一片寂静,他又默默地看着于成龙叩完头,抹泪转身要走,高声喊出了:“于老爷,保重——走好——”。那语调情绪有依恋、有敬重,分明是受李万年老师表演的感染。此时,监视器前的导演也露出了笑容。
在全剧五个月的拍摄中,李万年说每天都象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转,天天都是早出晚归。他告诉记者,于成龙别说集集有戏,几乎是场场都有,光台词就多达几千句。因台词太多,每天不管拍摄回来再晚,也要背第二天的台词,困得实在不行,就在房间里不停地走着念。这五个月里李万年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从没看过电视。拍罗城草屋县衙着火的戏时,竟连续工作了二十六个小时。李万年坦言,创作过程虽然是苦了些,但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是他最大的幸福。为了观众,在有生之年,他愿再多苦几次,再多塑造几位观众认可的艺术角色。
图片说明:李万年饰于成龙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