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竞赛促发展 西气东输当先锋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气厂劳动竞赛纪实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气厂,位于陕西靖边县,肩负着长庆气田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任务,现有员工总数908人,工作区域横跨陕、甘、宁、蒙四省(区)17个县(旗),管辖着50多座集配气站和一座日处理天然气1000万m3的我国最大净化厂,已具备34亿m3的年生产能力,目前日供气量已达到1060万m3。在西部大开发的宏大工程中,长庆气田将作为“西气东输”的先锋率先登陆上海。
2000年,是长庆油田公司采气厂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要完成投资12.6亿元,建成12亿m3生产能力,使长庆气田的累积生产能力达到34亿m3,同时,要保证向北京、西安、银川等城市的足量供气,要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按照常规组织开发建设是不行的。采气厂在长庆油田公司决策者们的指导下,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劳动竞赛的方式,并赋于劳动竞赛新的内容,使劳动竞赛由传统的体力型向智力型发展。科学组织,大力推行HSE管理,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把好工程质量关,保证商品气质,全年可完成供气任务20亿m3,实现内部利润755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14.7万元。
一、发挥科技优势,提高劳动竞赛的科技含量
发挥科技力量,用科学指导气田开发建设。天然气生产建设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采气厂技术力量相对集中,如何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提高劳动竞赛的科技含量,是采气厂党政工组织不断探索劳动竞赛方式的重要方面。采气厂始终把科技为龙头的劳动竞赛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2000年组织科研人员进一步完善高压集气、集中注醇、多井加热、间歇计量、天然气脱硫脱水、数据自动传输、井口安全保护防腐、井下截流等9项具有长特色的新工艺技术。年初,厂里根据产建任务重、天然气生产量增加的实际,为了全面完成12亿m3产建任务和开发管理好气田,在全厂成立了4个科研攻关小组,开展科研攻关竞赛。到11月底已完成了《长庆气田集输管网优化地运行》、《长庆气田陕29井区/45井区下古生界开发地质研究》、《产水井排水可行性研究》、《含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实施》等6项成果。全厂推广了《气田酸性气藏分布规律研究》、《井下截流技术现场运用及推广》、《高矿化高地层水处理》等6项新工艺技术。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运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气田开发效益。
同时,科研人员不断加深对气井、气层、气藏的认识,并运用到天然气产能建设中,在2000年产能建设中,科研人员深入现场了解、分析地质资料,科学确定井位,全年打的82口气井中,有13口井超过一百万立方米,为西气东输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天然气生产建设,开展保质量、保工期劳动竞赛
长庆气田是国家“西气东输”战略中首先启动的工程之一,工程质量的优劣关系重大。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展示长庆人管理严要求、工作高标准的精神风貌。他们坚持“质量第一、优中选优”的思想,以创国家优良工程为目标,狠抓产能建设和投产中的工程质量,严格把材料、施工等关口,确保了这一投资规模大、施工任务重的重点建设工作如期完成。
产建工作启动伊始,气田建设通过招投标方式,严格选择施工队伍,聘请老专家当监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程和标准,对查出的问题勒令其停工整改,决不放过一个焊点、一条管线。各路施工队伍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队伍中开展了设备安装落实到人,管线铺设责任到机组,工期卡到天的保质量、保工期劳动竞赛。竞赛中,各施工队实行两级验收和谁施工、谁负责的质量奖惩办法,质量检验人员每天现场督促。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今年的产能建设任务提前竣工,新建集气站8座、改扩建站27座,完井82口,建成集气干线11公里,支线45.6公里,并做到了投产一次成功,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50%以上。
在新建站老站扩建和第五套装置投运中,采气厂组织力量,抽调人员提前进入现场,一边熟悉流程,一边同施工单位查找问题,帮助和督促整改。进入10月底后,这个厂结合下游用气量的变化,开展了“保供气、一次投产成功”的劳动竞赛。岗位员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设备保养,在全厂形成了站与站、单位与单位之间相互比安全、比投产一次成功的劳动竞赛热潮,实现了新建和扩建投产第五套装置投运一次成功,为迎接冬季供气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基础管理竞赛为手段,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
采气厂组建于1997年,是按照“油公司”模式组建起来的一支机构精干、文化程度高、人员年轻化采气队伍。自建厂以来,始终把围绕各个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开展富有成效的群众性劳动竞赛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坚持常抓不断线,既有效地促进了天然气生产,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员工技术素质,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今年初,采气厂与长庆油田公司签订业绩目标合同。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厂里自年初开始,结合全年各个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先后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井站检修、电力春检、HSE管理体系推广、净化装置检修、基础管理工作、合理化建设、标准化井站建设、产能建设投产和保高峰供气等9项劳动竞赛,促进了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了全厂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全员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全厂在各项劳动竞赛中,抓质量,抢时间,人人肩上有担子、一个闸阀、一个法兰落实到人,全厂所有的设备全面细致地得到了保养。净化厂在四套净化装置检修中,积极推行HSE管理,做到了“物流有序、人流定位”,利用自己的力量完成检修工作。全厂共检修各类设备930多台(套),检验各类闸阀、仪表11000多个,组织各类抢修工作2470人次。组织投产新建站8座,改扩建站27座,气井测试350井次,净化装置1套及尾气处理配套设施。在合理化建议竞赛中,全厂员工勇跃参加,围绕供气任务、生产管理、工艺改造、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和冬季供气高峰配产方案等方面,共上报合理化建议420条,30%被基层单位采纳,有17条被厂里采纳,创效20多万元。,各项劳动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凝聚了员工队伍,为长庆气田的生产建设工作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采气队伍。
长庆气田已跻身世界级大气田行列,按照国家西气东输的宏伟战略,2003年长庆气田的天然气首输上海,这是历史赋予长庆气田一项光荣任务。目前,长庆气田已形成探明加控制储量7000亿m3的规模,具备在年产近40亿m3的生产能力和规划100亿m3生产能力的条件。在天然气开发建设中,采气厂克服了峰谷用气悬殊的困难、合理安排生产,保证了供气。但今后的任务还很重,压力将更大。我们决心发扬长庆人勇于吃苦、团结拼搏的精神,高效、科学开发和建设好大气田,为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为西气东输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