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08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李万年为艺术孜孜不倦 “抢滩”春节晚会演员争打奥运牌 坐小车与保工资 张泉灵不想成为“女白岩松” 劳动竞赛促发展 西气东输当先锋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坐小车与保工资

□文/一迁

时下,在一些单位,领导出门专车坐,吃饭娱乐可报销,可就是或拖欠职工工资,或虽不拖欠却不能全额发放。人们对这样的单位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比喻曰“庙穷方丈富”。可谓形象深刻,发人深思。

近日,省政府针对这种亚腐败现象发出通知,说是宁肯少上甚至砍掉一些建设项目,多封存一些小汽车,也要保证教师,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费的发放。这个决定顺民心,合民意,有利于安定团结。

我一位朋友所在的单位,机关200来人,小车就有10多辆,凡科长均有手机。光小车、手机(由于公私不分)每年的费用支出就达一百多万。但就是这么“红火”的单位,职工工资却不能足额发放,这就不能不令人费解以至难以容忍了。

虽然以往媒体也有报道说有的单位关心职工,为了保工资,求发展,领导主动卖掉小车,不用手机,赢得了职工的赞誉。然而,这样难能可贵的领导却屈指可数,甚至遭到耻笑。在这种情况下,省政府发出通知,做出硬性规定,无疑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要保持社会的安定,首先要保证人们生活的稳定。诚然,在社会转轨时期,出现一些困难是在所难免的,正如有的单位有下岗职工,有的单位效益不好等,这都是人们可以理解的。面对困难,作为单位领导,理应同职工同心同德,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共渡困难。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置职工切身利益于不顾,仍然要讲排场,图阔气,“享受生活”,小车照坐,手机照打,卡厅照进……这就必然脱离群众,与群众成了陌路人。这样的干群关系,又怎能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与积极性,又怎能领导职工群策群力,提高单位效益,改变单位面貌。

省政府的规定既是对领导干部的爱护,更是对广大职工的关怀,有关单位当应认真执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