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几多磨难几多辛酸
尽管社会上对建筑民工褒贬不一,但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设有这30多万劳务资源的配合,我们陕西的一座座安居工程、厂房和大楼,我们这一条条公路、铁道项目的建设,将是怎样的规模、怎样的速度呢?毫无疑义,作为一个群体而言,建筑民工在陕西建设中功不可没,而他们在社会上又是处于被动求人的弱势地位,因而记者在采访中,更多听到的是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受到粗暴践踏后的呼声。
“干活容易领钱难!”这几乎是建筑民工的共同声音。现在不少建筑工程,通过三包四包,甚至五包,中间环节太多,往往是肥了转包商,下苦的挣不到多少钱,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好多民工拖家带口地进城打工,建筑工程干完领工资时,包工头却找不见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西安市劳动部门的调查表明,拖欠打工民工的工资现象,已成为目前劳动纠纷的一个主要方面。仅1999年上半年,全市劳动监察部门就为628名打工者追回拖欠工资21万元。
违规用工,使用廉价劳动力,这是不法建筑包工头的惯用伎俩。他们在试用期给打工民工付较低的工资,当试用期满打工者企盼加薪时,却被包工头解雇了。如此循环,包工头一直使用着廉价劳动力。据有关部门介绍,他们查处的近百个劳动争议案中,发现80%的民工都没有与包工单位签劳动合同,少数签了合同的也多是“生死合同”、“一边倒合同”,内容只有打工者单方面的义务,而没有规定打工者的权利,完全是违法的无效合同。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禁用童工,但在记者采访过的建楼和筑路工地,多次发现可怜兮兮的“小民工”,在超负荷地出卖劳动力。
“他们根本没有把民工当人看!”这是一些民工义愤的呼声。据了解,个别工地上的“工头”和管理人员,对民工随意打骂、体罚、搜身、虐待的事时有发生。长安县某采石场依仗与县收容站的“关系”,将因无有效证件被都市公安、收容机关送来的民工当“苦力”,用三角皮带逼着装卸石料,稍为缓慢就没头没脸地抽打。该石场还有种种“刑罚”:新送来的人爬在地上让监工抽3皮带,说是“见面礼”;闭上眼睛,伸开双臂,让监工用双拳和胳膊肘在胸部狠击,叫做“红烧肘子”;甚至还有用烧红的铁棍在股上烫的“烙刑”。其残害被收容民工的手段之毒之狠令人发指,被新闻媒体以《阳光岂能容地狱》为题进行了曝光。
劳动条件差,民工伤亡事故多,这也是记者采访中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在建筑工地,现在的挖地基、放墙、拆房等苦、险、脏的活路,基本上全都是民工干。有的包工单位往往是到非法劳务市场招呼几个民工,说好一天的工钱,干完活钱一付就走人。由于不按施工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加之民工自身缺乏防护知识,致使建筑伤亡事故不时发生。省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介绍说,据他们掌握1999年全省建筑施工死亡16人,其中10人是农民工;去年前11个月施工死亡14人,其中农民工8人。在西安市劳动局劳动安全监察处,记者翻阅了该处的两大本工伤死亡人员登记薄,发现不到两年,全市建筑工地死亡民工28人,其中坍塌死亡17人。最惨的要算去年的“1·14”事故,事故发生在由西安市住宅某公司施工的北郊中信大厦地下锅炉工地,这次塌方面积达一亩,造成民工5死2伤的惨剧。由于没有用工合同,也没有登记姓名,尸体刨出来后经多方查寻,才得知死者分别是来自甘肃、青海和我省蓝田山区的民工。
如上伤亡情况仅仅是下面给劳动部门报来的数字,据说一些私人包的工程发生伤亡后,往往通过“私了”的办法隐瞒不报。因而,我们一时还无法弄清,近年来全省究竟有多少出门挣钱糊口的建筑民工走上了“不归之路”……
本报记者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