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夯实根基求发展
——改革使安铁工程公司起死回生
“从没有活干,到活干不完,再到不断出精品工程”。仅有660名职工的安康铁路工程公司近几年走了一条由崩溃走向生机的改革之路。
安康铁路工程公司创建于1977年,原称西安工程五段、二段,参加过国家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随着体制的改革,于1992年划归安康铁路分局。长期以来,仅靠上级的计划吃饭,在闯市场中,自然遇到诸多困难。曾一度接不到任何施工任务,企业生计成了最大的问题。在这一困境下,大部分职工被迫息工,每月领取100元左右的生活费艰难度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处在亏困中,不仅使职工生活困顿不堪,人心涣散,而且维系整个企业的根基也芨芨可危,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真乃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答。面对几百双渴望崛起的眼睛,是怨天忧人、坐以待毙,还是寻找差距,奋力拼搏呢?是职工和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公司领导班子立马回答的问题。
公司经理杨永强告诉记者:“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领导班子被推上了风头浪尖,只有硬着头皮带领职工朝前奔。市场经济面前是没有退路的,只有去改革、去拼搏,夯实企业的根基,才会求得更大的发展”。按这一思路,他们义无返顾地举起了改革的重锤,全方位地去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
首先按照“自立自强建公司,转换机制求生存”的改革思路,制定“两层分离、分权管理、分灶吃饭”的具体措施,用来夯实企业管理这一根基。他们先把改革的利斧砍向管理层,对干部实行聘任制,打破干部职工界限,完善“上岗、下岗、待岗、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制度分流冗员,精减管理层,达到不养闲人的目的。一个高效、精干的管理队伍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形成并发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去年,他们又从理顺管理机构、压缩管理层、强化作业层入手,对机关再次“精兵简政”,一举分流45名机关干部,完成彻底“撤队建项”。其次,在项目部的改革上大做文章,推行项目部经理负责制和工程项目承包制,对项目经理以工程质量、成本、安全进行风险抵押,全部实行自负盈亏;并成立了物资管理中心、设备租赁公司,对项目部实施“六放开、五监督”:即放开经营权、材料采购权、劳动用工权、收益分配权、人员聘用权、业务招待费使用权等有利项目部走市场、揽活的权力;对经营效益、科学管理、财务审计、民主公开、成本核算实行严格监督。通过“六放开、五监督”,提高了项目部的应变能力,夯实企业竞争根基,公司所承包的工程质量和进度在很短时间内有了质的变化和提高,一举缓解了无施工任务的压力。
有活干,能否干好?就得靠技术和人才,为此,还必须夯实人才这个根基。该公司除加大对职工教育的投入,大力支持、奖励职工参与社会函授学习外,主要选送优秀职工到西安交大、西安职大等高等院校进行脱产学习;分期分批将职工送到临潼铁路成人中专进行轮训。通过各种培训和轮训,职工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工程中遇到的技术难关,总有人去攻,而且一攻就克,企业的技术根基从根本上得到加强。
除以上外,该公司还对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质量体系和安全体系等根基也进行了改革和加强,使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三级公路资质等级证书。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夯实企业根基,该公司工程质量综合率比以前大有提高,近两年有6项工程被郑州局评为优质工程,2项工程被西康总指挥部树为“精品工程”。2000年完成产值7200万元,实现了盈利。近期又在强手如林的施工队伍中跻身到宝兰二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