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31日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西人笔下的蛇与国人心里的蛇

——写在辛巳年

□文/刘旭

中国人每年都要和一种动物相会——这就是我们独特的生肖文化。有条谜语编得好:“每人有一个,全国却有十二个”,说的就是国人的属相。跨进新世纪的第一年,值班生肖是蛇,热门话题自然与蛇有关,简直成了“人蛇情节”。

蛇年话蛇,最先想起的是古希腊作家写的《农夫和蛇》:一个农夫用体温救活了冻僵的蛇,竟被蛇咬死了——伊索想告诫人们的是,别用君子之腹去暖小人之心,否则只能善无善报,自食恶果——在西方人眼里,蛇是恩将仇报的毒虫,不值得怜惜。所以,《农夫和蛇》不仅在欧洲广为流传,也选印在中国学生的课本上,足见其影响之大。

据资料统计,《圣经》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在上帝信徒的家中,几乎是人手一册。就连这种稳居榜首的畅销书,其中也有蛇的不光彩记录: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生活,环境优美,日子潇洒;一条飞蛇却唆使他俩偷吃识别善恶之树上的禁果,于是亚当和夏娃变得与上帝一样聪明,能辨是非,知道羞耻……上帝大发雷霆,把亚当与夏娃赶出天堂,下人间受苦;更诅咒蛇永远在地上爬行,与人类为敌——从此,蛇在西方人口中便成了“狡猾、阴险”的同意词,声誉极差。

不知因为地域还是文化差异,中国人却对蛇情有独钟——无论是明清时代的《雷峰塔》传奇,弹词《义妖传》,或《警世通言》中的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还是传统剧目《白蛇传》,都对蛇褒赞有加:白蛇修炼成人,思凡下山,和杭州青年许仙结为夫妻;但法海和尚视白蛇为妖,将其镇于西湖畔的雷峰塔下;白与许之子考中状元,祭塔救母,合家团圆——表现了反抗封建专制、追求婚姻自由及幸福生活的思想,几百年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如果再追溯得远些,华夏古籍《山海经》里对蛇也是肯定的:伏羲和女娲本是连体兄妹,人面蛇身,互相婚配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教人渔猎、耕种,并炼五色石补天,早就有了环保意识。在出土的汉代砖画上,伏羲与女娲并肩起舞。龙腾蛇飞,非常生动——在民间,人们把蛇当作神物,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为“长虫”或“小龙”,十分敬畏,不是没有道理。

回味西方与中国的人蛇关系,可谓大相径庭,泾渭分明:西方人恨在心头,记在笔下,把蛇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人挂在嘴上,爱在心里,让蛇永远活在文化艺术中——这种强烈反差的原因,也许是解译中西文化的一个突破口……

但不管结果如何,相信蛇仍会冬眠夏醒,照常生活——“毁誉参半”虽然是中华古训,不也符合辩证法么?而“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罢”的西方名言,不是更有绅士风度吗?

生肖属蛇的朋友,你说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