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假冒缘何打不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名牌产品。由于名牌产品具有受众认同和效益显著的特点,所以也成了违法者假冒的对象。尽管多年来对于假冒现象,政府也打,企业也打,但是屡禁不止,屡打不死。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暴利驱动,以身试法。从大量事实看来,不管是制假者,藏假者、运假者,还是贩假者和护假者,都是利欲熏心所致。
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力。因为假冒产品直接危害的是名牌声誉和企业利益,威胁着所在员工的生存,企业和员工对此恨之入骨。而对于异域的主管部门或部分主管人来说,对假冒并没有切肤之痛和利害冲突,从而也折扣了责任感。加之法律对治假不力没有责任追究制,假冒伪劣没有受到有效扼制。
三是对假冒的打击量刑过轻,没有威慑效应。尽管现时的法规对假冒也判也罚,但对追求暴利的造假者来说,只是隔靴搔痒。
四是地方保护主义。许多地方的当权者和执法者,或因利所诱,或因情所困,对假冒违法行为听之任之;有的将打假作为本部门创收的渠道,收取管理费后放纵假冒横行,或以罚代刑,让违法者逍遥法外;还有的甚至和制假者沆瀣一气,打假只能是假打,根本不会触其要害。
对打假这项综合治理工程只有下定决心,肃整法纪,各方合力,排除障碍,狠打深究,断根绝源,打假才能取得实效,名牌才能得以保护,民族工业才能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健康发展。 (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