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烦恼
□文/张建军
孩子上托儿所时,我们两口子就想就感叹。等到孩子大点儿了,上学了就不用跟现在这般天天围着她转了,就能轻松了。可始料不及的是,孩子真的上学了,我们的烦恼也来了。
先是个每日接送问题。孩子上学的学校离我们家约有两公里远,说起来不算远,但其间要过两条交通要道,面对洪水般的车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应付,家长也不放心,只好来回接送。问题是学校的作息时间跟我单位的工作时间差别太大,搞得我要么把孩子先领到单位上会儿班,再送孩子上学校,或者先上班再回家接孩子。中午或晚上接孩子也是烦心,弄得人顾此失彼,中午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象在打仗一样争分夺秒。问题反映到了学校也没引起重视,而我因接送孩子而在工作时间离岗却屡屡受到领导的批评,却也无奈:工作固然重要,孩子更加重要啊!
再是“哑巴苦”说不出的问题。现在学生都减负了这不假,课堂练习很少,下午只有两节课,自习却增加了,家庭作业也不多。而孩子天性爱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后,她是不会“额外”再去翻动一下书本的。而学校早已是由吃“皇粮”改成了“自收自支”,创收是生存的需要,但他们创收的手段就是变着法子算计学生家长的腰包。不是上级不让补课吗,明着不行咱来暗的:先是全校学生的各种练习本规定统一购买,于是低进高出的作业本一叠叠进了学生书包,家长哪个能说个“不”字?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寄托,都是独生子,哪个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于是老师动了“创收”念头:每周六上午补4节课,每月向每个孩子收“补课费”80元,家长一算,这补课费收得实在有些太高:“平均下来,每节课每个孩子要交5元“补课费”,按全班50名学生计算,仅一上午,有效课时不过3个来小时,老师就从学生身上捞走1000元之巨,如此一月仅4个半天下来,老师的进项竟是4000元。
有些家长很迂回很含蓄地表示补课费好象贵了一点点,贵得比高三、比大学的学生补课费还要高出一大截。老师便有了愠色:“这补课是家长同意的,你们可都在“‘同意补课”栏里签了字的,现在国家不让补课,老师在家长的要求下才给你们的孩子补课,是冒了风险的,还不是为娃好。再说,一个月才收80元,这点钱你们还在乎吗?!”
家长只好诺诺称是,再不敢有“非分”之念:孩子只要学到知识,花点钱咱认了。可别得罪老师,孩子还在人家手里哩。再无奈再觉得不合算也只能藏在肚子里。罢!罢!一切的一切,等孩子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走上社会了就都好了。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