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假”任重道远
肖金
“打假”两个字,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因为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后,各地工商部门,都会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活动,来净化市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但令人感到震惊的是,从前段全国的“打假统一行动”来看,在许多地方并未“统一”起来。在日前国家打假办公布的七起暴力抗法案件中,有的用刀刺死执法人员,有的围攻殴打执法人员,有的暴力抗法,有的围攻阻挠哄抢执法物品……真可谓件件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有些地方官员和部门,不仅不配合“打假统一行动”,而且还为制假、售假者通风报信,甚至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对抗执法人员。像这样的地方领导,他们当然不会去配合“打假统一行动”了。福建某地一位领导,面对国家打假办人员竟然说:“我们这里生产的产品,虽然是假冒别人的品牌,但绝不是劣质产品。”不是劣质产品,就能成为自己“解脱”责任的理由吗?真是荒唐可笑至极!
由此看来,“打假”还是任重道远,并非靠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就可以使那些假冒伪劣产品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