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28日
综合新闻
02

坚起来的是丰碑

这年头,逐利者多,奉献者少,更别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凡俗之人。而能让这个社会深深感怀、难以忘却的人一定是高尚的、纯粹的、忘我的人。郑天合,这位37岁将自己的一生都融入巴山汉水的汉子,用誓言更用行动谱写一曲奉献者之歌。

或许,有人不解地问,他这样值得吗?是的,这样疑问的绝非少数,毕竟人们在经济大潮中已习惯于用经济的眼光和头脑衡量一切。于是乎,逐名者依旧忙碌,逐利者照样奔波。甘作“螺丝钉”、“道钉”且乐此不疲、从一而终的人越发成为这个时代呼唤的主题。

人们期望这种灵魂的复苏和回归,人们渴望不计名利的求索与奉献。正如郑天合的“能进三寸,决不松动半分”的“道钉誓言”一样,类似的触动却要追溯到六、七十年代的那个岁月。不管雷锋也好,铁人王进喜也好,他们的光辉各有千秋,但奉献的初衷都同样是为人民服务。

时代呼唤英雄,因为他们是一面旗帜,可引领人们价值的正确去向;时代更需要无私的奉献者,因为只有他们在困难面前才会想得少,做得多,挺身而出,奋不顾身。世俗的人们则会面对困难,患得患失,谨慎起来。对于他们的思虑与计较,本无可厚非,但我们总有一天会发现,在一次次心灵的叩问与撞击中,他们也会同郑天合等一样,真正明白“那样做值得”!毕竟,倒下去的是躯体,竖起来的是丰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