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04日
综合新闻
02

回顾十年高考作文发展历程

十年间高考作文命题的变迁反映着语文教学界的思考和中学教育改革的步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新世纪伊始,回过头来看看这十年的作文发展道路,我们会了解到现代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和基本方向。

首先是评分方法变了。2000年,高考作文阅卷首次采用双重标准评分,也就是在保证“基础等级”(50分)要求的前提下,兼用“发展等级”(10分)评分。“发展等级”是对学生展示才华、发挥创造性提供的一个机遇和挑战,使优秀生脱颖而出。

其次是“指导语”作文的采用,使考生审题的难度有所下降。过去,高考作文大都采用给材料的命题方式,但这类作文以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有时会给考生带来审题的困难,容易跑题。1998年以来,高考作文开始给考生一段关于写作范围的较宽泛的说明,即“指导语”,这样便减少了考生在审题上不应有的失误。

文体限制也在一步步地放宽。从较严格的规定文体到1998年除诗歌、戏剧、小说等文体不限,再到1999年只要不是诗歌即可。2000年,连不写诗歌的限制也已取消了。考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变化是:从考“一大一小”两题到只考“大作文”。在过去10年中,除1994年、1997年、1999年、2000年外,其余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两道题。小作文一般是说明文、对话片断、新闻等。大作文则要求较高,其实是考查考生的综合水平和多方面的能力。“一小一大”变成了只考大作文,这其实等于大作文分值提高了10%,大作文赋分值上升到40%,一是减轻了考生负担,同时又使“大作文”更具挑战性,更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更能拉开差距。

本报记者 景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