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01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重山险岭贯长虹 铁肩挑大梁 沙海竞风流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重山险岭贯长虹

——中铁十五局参战宝兰二线宝天铁路纪实

麦子黄熟时节,从宝(鸡)兰(州)铁路二线宝(鸡)天(水)段建设工地传来好消息:由中铁十五局参建的码头渭河特大桥、高家山大桥、码头隧道,在业主单位组织的综合考核评比中,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指标均位居前列……

国脉如虹,路魂飘香。多年来,中铁十五局的建设者们情倾三秦大地,以精湛的技艺,过硬的质量,筑起一道道通向西北、西南的钢铁大动脉。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中铁十五局不仅是一支钢铁之师,也是文明之师,曾被评为国家级“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半个多世纪来,这支雄师曾在三秦大地立下了赫赫战功。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中铁十五局又制定了“擎旗入陕,再度西征”的战略,并抽调精英人才,组建起宝兰二线宝天工程指挥部,承担了宝天段“两桥一隧”的建设任务。

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张海庆和党委书记石胜利是一对黄金搭档,他们带领全体建设者,一次次不辱使命,一次次高擎起彪炳着企业精神与意志、性格与特质的大旗。在阳(平关)安(康)疏解线建设中,十五局人战洪水,破坚冰,终于在巴山峡谷处打通了入川的“瓶颈”,于猿猴愁攀援的大山间扯起一道钢铁长虹。

在宝(鸡)成(都)复线建设中,十五局人完成了12座桥梁、8座隧道、32座涵洞、41.7万土石方,共19.5公里线路的工程量。而在这近20公里的线路上除了占63%的桥隧外,剩下的就是土石方。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挖挖填填,而是在紧临既有线之侧剥离山体,拓出一条铺钢轨的路堑,是为刷边坡。设计上,边坡高陡,近乎直立,最高达60米,最长200米,距高压线只有3米。爆破作业要求绝对保证接触网和高压电力线的安全,绝对保证既有线行车正常。十五局人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纵向拉槽,静态爆破,分层隔离的施工新工艺,整个爆破作业中没有发生任何危及行车安全的事故,而且所采用的控爆技术,爆破每方岩石比原设计方案节约58.5元。管区高刷边坡两万余方,共节约137万元。该项技术被评为铁道部科技进步奖。

在宝成复线建设中,十五局优良的质量和强烈的安全意识,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建设单位曾先后四次组织评奖评先,十五局次次都是第一名。其中安乐河大桥清风峡隧道被建设单位分别树为大桥、隧道样板工程。

2000年4月,十五局人告别巴山蜀水,挥师北上,来到西北工业重镇宝鸡,眼睛牢牢盯上了即将启动的宝兰二线工程。10月,抱着“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国优”的质量目标,他们开始了新的征程。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自受命之日起,铁十五局宝天工程指挥部就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建立起一套包括9个安全保证手册、28个规章制度、13个安全保证措施在内的既切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的程序文件,从制度、办法、程序上为工程安全提供了保证。指挥部还通过创红旗岗、建责任区,来增强员工在各自岗位上的安全意识。

为把安全落到实处,指挥部加大了设备投入,从各工点调集了美国产英格索兰钻机、日本产PC300-5型挖掘机和卡特彼勒950 B型装载机等各类最先进的机械装备,抢在汛期到来之前,按计划完成了码头渭河特大桥和高家山大桥的钻孔桩灌注与成台浇注任务。同时,他们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在码头渭河特大桥工地上,施工人员开展了“细化施工工艺、严格基底处理、确保桩基质量”的竞赛活动。他们比安全、比进度、比质量、比降耗、比贡献,使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月月上台阶。

码头隧道的进口和出口都位于310国道的西侧,隧道口在上方,国道在下方,作业面狭窄,高差小,距离近,而国道上车流如织。为保证安全,施工人员在两个隧道口的出碴便道与国道的相交处设置了安全岗,配备了信号旗和信号灯,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了来往车辆的行车安全和畅通无阻。开工至今,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

缜密、严格的安全措施,犹如稳固的磐石,为中铁十五局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企业来说,质量是立身之本,也是庄严的使命与承诺。创优,就是对人民负责,向历史许诺。而坚持“追求行业一流,满足业主期望,建造全体员工引以为荣的工程”,一直是十五局人矢志不渝的行动指南。

为了把创优目标落实到各个环节、各道工序,指挥部结合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和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坚持积极预防与严格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

这套质量管理体系围绕三个字做文章,即:严、新、优。管理层围绕一个“严”字提要求,按照“制度严格、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操作严细”的标准,构建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层突出一个“新”字明思路,不仅注重提高施工中的科技含量,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投入力度,而且注重给职工的艰苦创业活动注入攀登科技脚手架的基因,从深层次上培养职工。操作层恪守一个“优”字定标准,全体职工必须上标准岗、干规范活、出优质品、尽主人责,非优不视、非优不闻、非优不干。这几个层面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质量创优保证网络,确保了工程在可控性的平台上规范运行。

码头隧道是宝天段沿线的重点工程,出口处近百米位于浅埋层,且处于堆积土、砂卵石和黄沙层上。面对地质构造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种种困难,十五局人超前思考,科学施工。他们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确保技术指导到位,运作规范科学,工序衔接流畅。

按照原设计,码头隧道出口环形锚杆一圈只打28根。但考虑到地质变化,为保证万无一失,施工人员仅上拱部就打锚杆32根。按打锚杆、焊砌工字钢拱、初次衬砌和复合衬砌这四道工序要求,短短100多米的出口就用去钢材1600多吨!

铁打铁,硬碰硬。十五局人就是凭着这股子执着与刚毅。来出精品,创优质。难怪来检查工作的领导,当了解到隧道的结构后,无不赞叹说,就是发生12级地震,这座隧道也会安然无恙。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也是一个时代文明的雕像。铁十五局的建设者们不仅用钢铁和水泥在祖国的版图上铭刻下诗行,也以现代文明的风采与道道钢铁长虹同辉。

横跨渭水南北两岸的码头渭河特大桥建成后,将把陕甘两省用钢筋铁骨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大桥有8个桥墩设计在一片茂密的树林里,而这片树林是国家林业科研项目,历经几代专家呕心沥血的培育。对绿化荒漠沙丘,抵御沙尘暴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为保护好施工作业面的这片树林,十五局职工悉心呵护,开工至今没有碰损一棵树木。

文明之举,风采难忘。当地政府的一位领导不无感慨地对指挥长张海庆说:“你们不愧是一支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文明之师。”

码头隧道出口有一座土丘,搬走土丘的施工任务本来由另外一家参建单位承担。为了不影响兄弟单位的正常施工进程,十五局职工就自己连挖带运,把这座近4万立方米的小山丘,移到千米之外。就这样在热火朝天的宝天工地,十五局人谱写了一曲团结协作的友爱之歌。

企业离不开经济效益,但丧失了社会效益的经济效益只能是无源之水。十五局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无疑是一个企业内在精神的体现。巴山蜀水,陇云秦树,伴随着那一道道坦荡如坻的钢轨铁路,十五局人也把一片爱心留在了这块土地。

拔节起桥墩,劈凿开重岭,就这样以搏击与竞争的生存状态,中铁十五局的建设者们,在汉唐故地,铺设起那连接富足与文明的钢铁大道。

郭乃瑞 曹方良 张广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