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06日
综合新闻
02

小心贴牌空调

所谓“无利不起早”,国内空调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近年来加入进来的中小企业却前赴后继,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众多杂牌空调企业虽然缺乏知名度,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尽人意,有的几乎濒临倒闭,但他们却往往能找到生存的支点。他们或者靠地缘优势抢占周边市场;或者用低成本、低售价、低质量的三低政策抢占低端市场。最新的迹象显示,为了更好地生存,部分杂牌空调企业目前又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那就是为一些正规企业贴牌加工生产低质、低价、低档次的空调。

消息灵通人士表示,由于在空调成本控制上各家企业做法迥异,特别是一些小企业无需支出产品开发、技术投入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从而为一些市场畅销品牌转移自己的生产车间提供了可能。尤为甚者,有些杂牌企业采取低劣材料降低成本,蒙骗消费者。据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北方一家自主开发水平较低的空调生产企业,现在基本就是依靠其他企业贴牌来延长自己的产品链。该企业从南方一家不知名小企业低价购买其产品,然后贴上自己的商标高价进行销售,在免去了生产、研发、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成本之后,采用贴牌方式,这家北方企业仍然还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

这样的做法尽管对贴牌者和被贴牌者有好处,但对于消费者来讲,他在商场购买产品时绝不会想到这个产品是贴牌生产的,而事实却很可能就是,附近的商品展台上同样的产品就比这个来自同样一个生产线上的牌子低800元甚至1000元。而据称,这样低的价格仍然还有可观的利润。如果生产者和贴牌者都能获得可观利润,那么,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很可能会被打了折扣,因为贴牌者将无法控制生产者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最后吃亏的将是消费者,贴牌企业最终也毁掉了自己的品牌。 (反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