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飞机“心脏”的良医
“您提出的有关飞机发动机技术和性能方面的问题非常中肯和准确,我对于您在这方面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表示钦佩和欣赏,希望我们以后加强联系……”这是加拿大普惠公司驻中国地区总代表高山先生与西飞集团公司总装检验站检验工曾庆国第一次见面时说的话。之前,他们已经就普惠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的技术、质量和安装问题电话联系了很多次。
这种对曾庆国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赞扬不仅来自于外商代表,凡是与他打过交道的人,从领导到工人,从民航到军队,都这样评论他。高超的业务水平,是他工作30余年来刻苦钻研的结果,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他对飞机、对航空无限热爱的体现。
每天一上班,匆匆喝一口水,曾庆国就拿起手电筒、卡尺等工具来到工作现场。检查到厂的发动机是他首要的工作。打开外包装,先检测发动机的外观;然后,用吊车将“心脏”装到飞机里,拿着工具,曾庆国登着工作梯从直径约1米的前进气道钻进飞机,匐匍着爬行四五米远,来到“心脏”部位,伏着身子,举着手电筒,详细检查发动机的内在结构,一呆就是1个小时,从飞机上下来时,汗水已经湿透了工作服。工人干活时,他跟随在现场,站在4米高的工作梯上,抬头向上测量发动机的安装、调试情况,年过半百的他一直站到头发晕才不得不下来休息。今年初开始,曾庆国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每天晚上吃的都是工作餐,家中的钓鱼杆、照相机已经束之高阁了许久。在西安工作的女儿回家时,常常见不到他的身影,只好留下字条告诉爸爸,她回来了,向父亲传递着女儿的关切。
西飞所用的发动机全部是外商或外厂制造,各种技术文件、安装手册等资料很难完全具备,曾庆国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料分析发动机的结构特点、装配过程、检测调试方法,并积极与外商或外厂沟通,千方百计搜集各种技术资料,做到对各种发动机性能、技术、质量等要素胸有成竹,绝不让任何质量问题从自己手中放过。2000年,曾庆国在对某型机发动机开箱检查时,发现有15台发动机的叶片上有不同程度的打伤,经过认真分析、比较和研究,曾庆国认为责任在发动机承制方,经与承制方联系、协调,承制方同意接收有问题的发动机返修。近两年来,曾庆国发现发动机上组件超差、裂纹、叶片打伤等重大质量隐患12起,通过及时处理,不但使集团公司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保证了飞机的生产交付质量和进度。 ■白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