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28日
综合新闻
02

校园风景——

大学里的最后“交易”

贱价售卖曾经当“宝”似的东西,这事儿当今恐怕只会出现在毕业前夕的大学校园里了。6月的西安各大高校,毕业生忍着离别的痛楚打点着自己的行李,一片唏嘘声中却不忘做一回“最后的商人”。

在西北大学宿舍区的马路两边,上百个毕业生摆起了售卖摊。这些旧货中最多的当属课内、课外读物,再者就是书架、磁带、CD、充电器以及一些工艺品等等。据一位毕业生介绍,他们这些“商人”都是各班各系推选出来的,同学们把打点出来的不要的物品都交给他们代售。

看这些大学生做生意,的确是很有意思。他们没有初入“商界”的羞涩,反而多了几分破釜沉舟的洒脱,几个人围一张席子打着拐3,时不时还大声吆喝着“连卖带送啊,买一赠一啊”、“你的选择,我的最爱,来看看啊……”,买的人除了本校的学弟学妹外,还有闻风专程赶来捡便宜的外校学生。

毕业生旧货市场上的东西确实很便宜,加之大学生们幽默风趣的售货方式,更使得这个市场火上加火。记者拿了一本原定价14元的《英语阅读训练》问价,这位操南方口音的毕业生说,“5角钱一本,白送你不太好意思,象征性收一点,你要没零钱,就都拿去吧!”再问旁边的木质床头书架多少钱,“看着给吧”。回答干脆利落,丝毫不像个“商人”。

大部分的毕业生在此售卖旧货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回家方便矣。”但也有几个极具商业头脑的学生,趁卖旧货之势,又进了一些电脑游戏光盘、磁带、畅销书之类的物品,以便赶上人多快销的火候。当然,这些新货可是不能“贱卖”的。

然而来自北京的毕业生许燕的话,还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毕业生旧货市场上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大学四年最心爱的东西,吉它、随身听、羽毛球拍,曾经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将它以这么低的价钱卖出去一个是图着回家方便,另外就是想到还有自己的东西被学弟学妹们继续传用,心里挺安慰的。”

本报记者 景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