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捣鼓出名堂的棒小伙
李琳峰爱捣鼓在华燕航空仪表公司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啥工作,到了他手中,总能捣鼓出一番名堂。在公司历次组织的劳动竞赛中,每次他都在单位拔得头筹。
去年四季度,公司生产的纺纱器热销市场,用户纷纷带款登门提货。可是产品小线圈座和斜边压板攻丝存在效率低,加工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产品产量的快速提高。俗话说技高人胆大,李琳峰一头扎入攻关中,一双巧手对夹具开始捣鼓起来。聪颖的头脑加上苦干实干,偏就让他摆弄成功了。改进后,这道工序便于操作了,效率一下翻了番,解决了提高纺纱器产量的一个“瓶颈”问题。
李琳峰发现纺纱器转杯钻、铰孔工序效率低、钻孔划痕深导致饺孔后划痕不能完全除去,产品提交合格率低等问题后,又仔细观察、琢磨转杯钻、铰孔的工艺特点,找出了影响因素,反复动手试验。那段时间,他经常连续二、三天不回家,困了就在椅子上靠着打个盹,每天工作时间至少都在十四个小时以上。就这样,他逐步确定了合适的钻床转速,摸索出了钻头刃磨的最合理的角度,终于攻克了难关,使转杯钻、铰孔的效率提高了2倍。生产能力增加后,产量大批量增加,月产量由2300套,上升为7000套,直到突破万套大关。
2000年11月份,在纺纱器分梳辊生产中,用户要求轴承的防窜圈上带有一圆柱形的堵油台结构,否则取消合同。为此,公司专门购置了一批带有该结构的防窜圈,但尺寸和轴承不匹配而不能使用。由于所购防窜圈形状不规则,很多人都认为无法返修、利用。凭着娴熟的技术和敢揽瓷器活的勇气,李琳峰又埋头鼓捣起来。他苦思冥想,反复摆弄琢磨,终于制作出了专用锪刀,返修完这批防窜圈,满足了用户需求,为公司挽回了十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华燕公司去年共生产了纺纱器3.9万余套,创造数百万元的利润,其中李琳峰付出了不少心血与汗水。今年年初他荣获公司“双文明先进个人”称号,最近又当选为公司“劳动竞赛标兵”。 ■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