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千里铁道线八一军旗红
在襄渝铁路巴山深处的千里铁道线上,驻扎着一支脱下军装又换迷彩服的“铁路民兵”。长期以来,他们以护路警卫为己任,24小时立足岗位,以曾经军人特有的素质征服精神上物质上的极度贫乏,为铁路的畅通和重要目标的安全防范做出了鲜为人知的重要贡献。
这是一支由复转军人和路工组成的铁路看守队伍,特殊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具有基干民兵和铁路看守双重身份,也决定了他们必须工作、生活在少见炊烟、人迹罕见的高山峻岭之中。安康工务段管内6个重要目标守护点中火石岩隧道的看守点就是安铁分局众多看守点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这里远离村舍,交通十分不便,购粮、生活必需品都得从六十多里外的安康采买,且要自己开伙做饭,自己挑水洗衣、自己开荒种菜。1999年7月,8个血气方刚的复转军人来到这里,以军人特有的毅力在这个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扎下了根,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复转军人党员白琳是该看守点其中的一员,自当上隧道看守班长的那一天起,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模范和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其他同志,遇到困难,总是走在前面,谁家有事他主动顶班,恶劣天气下总是比别人多操一份心思,就这样,他们与日月为伴,像边关的将士一样守护着该段管辖的南大门。
2000年7月,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雨侵袭了襄渝南线,山洪使临近的铁路发生了严重的水害,学堂沟洞口上百吨的桥梁被山洪冲进了两公里外的汉江,造成了襄渝南段铁路中断。他们看护的目标也受到了水害的严重的威胁,为了保障前方抢险的顺利,他们一连几天几夜,硬是靠着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严把死守,与工友们一起消除隐患,确保了各种救援物资的支前运输。
夜幕降临的时候,远处的河岸点起了灯火,晚霞消失在晴朗的夜空,合家欢聚的时刻,他们依然伫立在峻黝的山口,立岗接车的身影在傍晚的暮色里显得那样的平静和坚定。 (马建国 马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