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02日
维权之页
03

掂一掂职工的钱袋子

常有一些企业领导和社会人士抱怨时下企业职工对改革缺乏热情和支持,好象动辄就提条件要报酬,没有发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作用等等。然而只要了解一下有关企业的情况就会发现,眼下一些职工之所以对改革缺乏热情,并非因为对改革本身认识不端正,而实在是由于经济上已不堪重负的缘故。

当前一方面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职工收入很少增长,虽有调资政策也往往无钱兑现;而另一方面,从企业改制、社会保险、养老金缴纳、医疗保险缴纳、住房改革等等的市场机制,几乎每一项改革都要职工多多少少地掏钱或增加支出,一掏成千上万元乃是常事;再加之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职工子弟的就业困难,从而导致职工经济负担急剧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怪职工对不断掏钱的改革没有热情呢?

因此,减轻或尽量减少对职工的经济负担,无疑已成为眼下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调动职工积极性、保障改革深入发展的当务之急。

既要坚持改革,又尽量不增加职工的负担,这就要求有关企业领导,切实端正指导思想,真正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去推行各项改革,而不能将掏职工的钱袋作为主要或唯一目的。其次在制定措施和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应实事求是充分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诸如企业的集资入股等工作,还应多做过细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尊重职工的意愿,切忌行政命令简单化。职工们集了资、入了股,到规定时间一定要兑付或退还,不能说话不算数,交了全白交了,坑害职工。最后更主要的是,作为企业领导还应努力通过改革措施推动企业发展和效益提高,使职工及时尝到改革的果实。如果“改革轰轰烈烈,企业却每况愈下,职工下岗越来越多,收入不断地减少,职工又何来“改革”的积极性!

■英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