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18日
头版
01

苦乐年华

——丹凤县3名山区教师的人生之路

有哭有泪才是真

在距丹凤县城10多公里的河南桑树坪小学,我们见到一位眉清目秀的女教师,她叫王锋珍。1997年,中师毕业的她背着行李来到小山沟任教时,映入眼帘的是两山夹峙的一小块平地上,歪歪斜斜地排列着十余间破旧的瓦房,一群衣衫破旧、满脸污渍的孩子们欢呼着围了上来。这也是学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峰珍的心仿佛一下子掉进凉水盆里。第二天,她给学生发书时不慎给一名学生发错了,下午就有一位大嫂扑进教室,对着峰珍又是吼又是骂。第四天,峰珍把被褥搭在操场晾晒,当下午去收时,竟没了踪影。在这种环境里她耐着性子熬到星期天,收拾好行囊飞也似地逃离了这个学校。回到家她把满肚子的委屈诉与父母,父亲听了极为恼火:“山沟急需你们这些学业有成的年轻教师,若不去教书就愧对父母,又从何谈到报效祖国”。这夜,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天妈妈在陪她赶往学校的路上,苦口婆心地劝说她。刚刚登上岭头,一群早已守候在路边的学生欢呼着扑了上来,两个孩子给她腼腆地敬了个礼说:“老师,家长怕我们调皮气走了你,以后我们保证用心听课。”峰珍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她的根从此扎在了桑树坪,她的心从此安在了学校。

四年来,峰珍把满腔的热情化做对孩子们深深的爱,潜心致力于优质课教学,被省妇联定为春蕾计划女童班示范点。

甘做红烛照青山

在横贯商州、山阳、丹凤的流岭山脉,我们走访了丹凤县长岭小学的老校长魏振羽。他今年51岁,这位农民的儿子受长岭村之托,由一人一校艰苦创业发展到现在四个班级6个年级的完全小学。办校初期,他用土坯支板当课桌,用染布的煮黑涂黑板,在三间旧的木屋里办起这所小学校。随后又采取勤工俭学,栽天麻、植山萸,使学校环境逐步改善。为挽留调来的老师,他把家里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搬到学校,处处关心新教师的衣、食、住、行,使新调来的5名年青教师陆续在这个山高路远的学校留了下来。为了不让学生留下缺憾,魏老师自学吹、拉、弹、唱,使教学工作全面开展。随着时代的进步,1996年他参加中师函授,学会了操作电脑,为学校添置了电教器材,以适应新的形势。魏老师说,镇教办主任李全江多次争取,通过希望工程与南京雨花台、《陕西日报》、省基金会等单位取得联系,已争取了教学楼立项审建,一幢现代化的教学楼将屹立在这条山沟之中。与此相对照的是,学校老师的灶房却令人十分寒碜。不足8平方米的畸形厨房里一字儿排着五口锅,一张案板上堆了几小缸酸菜。“你在这呆了大半辈子,不觉得苦吗?”他咧嘴一笑,说:“不苦是假的,但苦中有乐,我现在教村里第三代人了,前两代学生在外面干大事的不少,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奉献。”

为使花朵更鲜艳

23岁的丹凤县鹿池村小学校长彭丹江年龄不大,但他所取得的成绩不凡。前几年在武关任教时,因学校没有生物教材,他就带着学生到野外实地讲课,采集植物、昆虫标本,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完成了生物课教学任务,而且他撰写的两篇生物课教论文获得了省、地、县“三小”发明先进集体和优秀论文的奖励;1999年,他从武关调到东河小学后,被任命为校长,当地的群众看到这个“娃娃”竟然当校长,流露出不任信的神情。从此,他身体力行,带领全体教工拼搏,使该校的教学质量突飞猛进,年底该校获得了地区举办的教学奥赛中心小学第一名、完全小学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荣获龙驹寨镇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被评为五项全能优秀教师。今年9月他任鹿池小学校长后,看到该校位于312国道路旁,来往车辆繁多和龙潭大桥高险的情况,立即把学生的安全列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了护送学生责任制,要求每个班的老师亲自将学生护送回家。学生家长感激地说“彭校长对孩子比我们家长都操心。”他对学生如此关怀爱护,然而他那当教师的爱人在生病住院期间,他竟抽不出时间,只是晚上匆匆前来护理。在医院实习的某护士看到这种情况后极为感动,义务承担起了照顾料理他爱人的任务。

“教书,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育人,要用满腔的热情去启迪人生。”彭校长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祖国的花朵,正是有这样一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辛勤园丁,才开得绚丽、鲜艳。

(吴武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