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26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想听工人的歌 “红楼”梦 商家,请关注“心理经济” 热爱出奇才 月饼:请走出“贵族化”误区 防癌十二法 崛起的新村 耀眼的明星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想听工人的歌

□文/刘开生

我喜欢看文艺节目,听唱歌。不管是每年一度被称为全国人民“年夜饭”的央视的春节文艺晚会,还是中央心连心艺术团赴老区的一次次慰问演出,抑或是每年重大节日如“元旦”、“五一”、“七一”、“十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隆重推出的联欢晚会,我都爱看。看的久了,渐渐地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即舞台上很少有工人的形象,更乏歌颂工人的歌曲,即使偶尔有一两首歌颂工人的歌曲,也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歌,如《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改革开放以来歌颂工人的新歌几乎没有!而演唱者,也都绝少新面貌,总是让年近古稀的刘秉义老先生重新登场。

刘秉义“宝刀不老”,艺术青春常驻固然很好,但刘老毕竟年事渐高,假如身体一旦有恙,那么我们岂不是连一首歌颂工人的歌儿都听不到了吗?

而与这种局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爱情歌曲、军旅歌曲创作与演唱的空前繁荣,繁荣得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首新歌流行没有多久,便被更新的歌儿所替代。演唱爱情歌曲和军旅歌曲的歌星,更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茬接一茬,红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当然,爱情歌曲与军旅歌曲的空前繁荣并没有什么不好,实属太平盛世下的正常现象。而不正常的恰恰是歌颂工人歌曲的严重匮乏。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非圈内人士,个中原因实在想不出来,只是觉得不对劲、不正常。

中国的工人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劳动者)是世界上同类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工人阶级昔日有着辉煌的历史,明日也必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他们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他们没有索取,只有奉献;他们吃苦耐劳,勇担重担;他们是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主力军。有鉴于此,我不禁要大声疾呼:想听工人的歌!工人的歌是劳动的号子;工人的歌是晨钟暮鼓;工人的歌是时代的最强音!听了工人的歌,精神特爽,浑身都是劲!

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们,倘若能够经常深入工厂、企业,深入基层班组,了解工人、熟悉工人、热爱工人、诚心诚意地为工人阶级服务,多创作一些能够真实地表现他们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的歌曲,从而彻底改变当今文艺舞台严重缺少工人歌曲的现状,将不仅是艺术家的光荣,更是我们国家的幸事。

工人歌曲不能再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