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26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想听工人的歌 “红楼”梦 商家,请关注“心理经济” 热爱出奇才 月饼:请走出“贵族化”误区 防癌十二法 崛起的新村 耀眼的明星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月饼:请走出“贵族化”误区

□文/祝庆芳

中秋吃月饼,本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近年“精品”、“精包装”月饼不断涌现,档次越来越高,离布衣百姓也越来越远,笔者不禁要问:月饼,何日走出“贵族化”的误区?

回忆起孩提时,老家镇上有几家“斋馆”(生产经营糖果糕点),每逢中秋,便用大小两口铁锅,大的一口反扣在用焦炭烧红的火炉上,以高温将铁锅烧成略呈暗红色的“红锅;;小的一口是平底锅,在锅底刷上一层薄油,将已撒好的芝麻的饼坯平铺于锅内,然后吊起红锅,扣盖在平锅上,大约四五分钟,就烧烤成皮薄、馅多、扁圆、外酥内软、香甜可口、风味绝佳的月饼了。

这种方式烘烤的月饼,虽只有白糖、水果、枣泥、伍仁、金钩、火腿等几种原料,但由于制作精心、烧烤独特,所以特别好吃,当时家家户户过节都要吃它。

而今的月饼固然品种繁多,但一些生产厂家和经营者不根据市场需求,不了解群众的购买能力,一味追求“高档”、“超级”、“精装”、“宫廷”,一盒装几只的月饼竟要数百元甚至上千元,试问寻常百姓能买得起吗!?

这几年的月饼战,曾使不少生产厂家和经营者亏本“跳楼”,因为中秋一过,原价几元一只的月饼降至几角也无人问津,其中的深刻教训,当是前车之鉴。这里奉劝厂家经营者,多生产价廉物美、大众化的月饼,让中秋月饼重返普通百姓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