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10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价格像雾水 小峪口走笔 宽容 郭兰英:永远歌唱我的祖国 父亲的棉袄 紫阳“甜浆子” 广告 图片新闻 谁撑起这个家 广告 积极实施“六化”战略 加快蔬菜产业开发进程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父亲的棉袄

□文/陈红娟

父亲老了,每年,那厚、薄不等的棉袄总会伴着父亲度过三分之一的时光。

父亲当过多年的铁路工人,那蓝色的棉袄至今没有割捨;母亲早几年就给父亲缝制了绸缎棉袄,说是为了增寿;姐夫当过十几年的兵,绿色棉袄压了几件,三十好几的男人图潇洒,棉袄自然给了父亲两件;我与妹妹这几年因工厂效益好,“波司登”羽绒服、休闲茄克各买一件送给父亲。父亲的棉袄真可谓“五花八门,工、农、兵大聚集”。

但父亲最喜爱的棉袄,却是那件旧得不能再旧的蓝灰两面穿棉袄。那是80年代中期冬季时装,是父亲买给小弟的防寒服。小弟当年只有十二岁,没穿两年因身体猛长而嫌小,父亲1.58米的个子,人也瘦,穿上去不大不小挺合身。我们都笑着说:“爸爸,您也赶了回时髦。”

90年代,我们姐妹四人先后参加工作,父亲肩上的担子不再沉了,人也退休了。“该清闲清闲,享享福吧。”我们对父亲说,父亲笑而不言。

没过几天,我在厂区看见父亲,他正在认真打扫卫生。那件棉袄因穿得过早而引人注目。为此,全家聚在一起对父亲开了场“批斗会”。

“六十岁的人了还逞能!”母亲说。

“爸,你缺钱花?给,这五百您先留着用!”做生意的大姐说。

“爸,不是劳动不光荣,可您这样,同事们会说我们压迫您。”

……

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微微笑着,只是一边在抚弄棉袄一角的线头,一边说:“这棉袄穿着挺实,耐脏。”

两年之后,小弟考上大学去了异乡,父亲除做保洁工外,还每晚给一单位值班。在冬季的寒风中,我不时看见父亲的身影。父亲躬着腰,双手握着大扫帚,显得那么瘦小。一步一抡,尽管有点吃力,但却扫得那么仔细。树叶、纸屑、果皮都顺着父亲胳膊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去,身后留下一片洁净。我的眼睛常常湿润,在心里喊:“父亲,您平凡而伟大!”

一天,我为父亲掸棉袄上的灰尘,发现有几处已磨破,就对父亲说:“爸,这件棉袄该光荣退休了!”

“给你爸脱下,快别让穿了!”母亲在一旁说。

我动作敏捷为父亲解扣,谁知父亲将我手拿开,慢慢坐在沙发上说:“时间过得真快啊,强强(小弟的小名)穿这棉袄才十二、三岁,那时强强……。”

我一怔,“父亲在想远方的小弟。”在父亲的眼中,小弟还是小孩,让人操心。这件棉袄,寄托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思念。

从此,我不再发表“棉袄论”,任由父亲天冷穿着。

今天,市场竞争激烈,我所在的工厂面临挑战,不时有种种困难出现。当我烦躁、气馁时,父亲那件蓝灰色棉袄总给我力量。那件有着老一辈艰苦创业、不畏困难精神的棉袄,那件融父与子亲情的棉袄,会激励我为工厂更好的发展尽自己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