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教农民按销售合同种庄稼
岐山枣林工商所利用合同管理推动农业产业化
本报讯 岐山县工商局枣林工商所发挥合同监管职能,加强农村购销合同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教农民如何根据企业需求,按照销售合同要求种庄稼。今年秋播刚开始,枣林镇就有187户农民按照销售合同种植了5000亩黑小麦。
枣林镇是一个不大富裕的乡镇。前年,该镇与西安一家集团的农业科技公司协作,在北营村准备建立干鲜果基地,但农民对能否得到实惠心里没底。枣林工商所积极协助镇上,以合同为突破口,让这家公司与农户签定了预约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收购价格,而且约定公司无偿提供良种苗和技术服务并承担有关责任。北营村农民拿着预约合同这个定心丸,很快建起了200亩干鲜果基地,结果仅20亩优质猕猴桃苗圃就收入了近50万元,该公司及时兑现了预约合同,从而赢得了农民的信任。
为了把预约合同这个蛋糕作大,让更多的农民尝到甜头,枣林工商所积极为镇上参谋,按照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前提下,本着互惠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从土地连片出租等方面制订落实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地涉农公司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镇已有三户外地公司在该镇投资开发,建成500亩优质猕猴桃基地,300亩红地球葡萄基地,100亩苗圃花卉基地,3000亩澳洲青萍基地和5000亩黑小麦基地,这五大基地不仅使该镇农民纯收入达到1606元,同时,也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农民的思想观念。
如今,全镇涌现出种植、养殖专业大户100多户,年增收百万元以上,优质粮种面积达到95%,粮经比例达到6:4,初步形成了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大户,大户带群众的粮、果、牧齐头开发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合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民喜称,预约合同是我们致富的“金钥匙”。
(王宗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