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07日
头版
01

创优无止境 班组寻良方

中铁一局三公司西南项目部攻克系列施工难题

本报讯 围绕工程创精品的问题,中铁一局三公司西南铁路项目经理张中齐深入班组找良方,虚心问计于有实践经验的一线职工,一举攻克桥梁墩身表面容易出现麻面、疵点、颜色不一及薄壁墩身内立模难等一系列施工难题,使工程质量稳步跃上新台阶,在西(安)南(京)铁路施工中创出了一件又一件堪称杰作的精品。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修好西南铁路,科班出身的项目经理部经理、工程师张中齐组织班子成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生产班组,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一线职工询计问策,经过多次召开“诸葛亮会”开拓思路,终于找到了创优良方,先后收集到模型整形、除锈、涂油、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振动时机、捣固方法等37条创优建议,后归纳为18条影响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在针对每个问题提出相应措施的基础上,张中齐又根据职工反馈的意见,将原来按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考核改为按工序进行考核,并制定了与管理人员和职工收入紧密挂钩的双向质量包保责任制。

问计职工使施工工艺更加科学实用,质量包保责任制有效地增强了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责任感,调动了管理层和作业层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全长554.5米,墩身高达40米的重点工程石砭湾特大桥3—11号墩采用薄壁空心结构,为了降低成本,方便施工,项目总工程师田战胜和工程师周进忠反复研讨后提出建议,最终制作了一套可调式钢模板,减少支出18万元。老劳模、工人技师姚汉民巧妙利用空心矩形镙杆,自己设计制作了桥模钢筋拉拔器,成功解决了桥墩模板拉筋无法拉出的施工难题,且节约钢材价值5万多元。为了防止混凝土传送筒溅起的水泥粘到模板上造成墩身表面微小疵点和色差,在石砭湾特大桥施工中职工们主动克服高空作业困难将传送筒接长,从而且使墩身质量做到了表面光滑、颜色一致、无一疵点。

(彭伦理 刘桂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