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慢性病呈升势 英年早逝增多
企业职工健康状况亟须关注
日前记者在部分企业采访时了解到,企业在职职工患慢性肾、肝、胃等疾病造成病退甚至英年早逝现象较之往年呈上升趋势。仅以宝鸡机务段为例,近两年已有4名三四十岁的一线职工病逝。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对此广大职工们认为,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拼却体力脑力承受住来自就业、经济、精神各方面的压力,以超负荷压力赢取仅仅维持生存的物质条件,这是导致在职、下岗职工患病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给职工们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企业频繁使用的经济裁员和末位淘汰手段令职工们心怀忧悸,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及随意延长的工作时间和无休止的加班加点,企业职工难以顾惜自身健康。
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未建立或落实职工定期体检制度。某些企业仅把体检列为领导们应享的福利,职工们则没份儿。这也给职工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西安某塑料制品厂职工文宏斌大学毕业后仅工作四年就因突发性胃病而不得不住进医院,就与没有预先查出存在病根相关。如果能及早发现,文宏斌也不至于体质骤降到难以胜任工作的地步。
因此,关注企业职工健康状况亟应成为各职能部门、企业领导和职工个人重视的内容之一,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健康档案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对于企业来说,应投入一定成本,组织职工定期体检或做专项检查,并建立完整有效职工档案,使职工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患于未然。
对于医疗保险机构来说,维护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根本宗旨,因此从建立相关企业职工健康档案中延伸服务更有利于医保制度的推广,有利于从档案调研中发现病征,以便于超前预防或组织治疗。
时下“交友帮扶”活动的深入开展无疑也给构建职工健康档案提供契机,各级部门应借家访之机了解因贫而病、因病而贫的职工们的健康状况,能够有的放矢地减轻职工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扭转失衡心态,切实为职工们疏导心理症结、减轻压力,以辅助疗救职工身心疾患。
■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