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延安市区20万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
王瑶水库存在严重水质污染隐患
近日,笔者在延安市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员会、市环保局、市水文水资局、市环保监测站、市自来水公司、延安报社的有关同志,并实地察看,深感王瑶水库存在着严重的隐患——水质污染。
王瑶水库位于延安市区以北65公里处的安塞县境内(属杏子河流域),流域面积29平方公里,是延安市区20万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
延安属极度缺水地区。80年代末,市区人口只有10万,供水紧张状况就已显现出来,市上只得在延河开辟取水口,使用水紧张状况得以缓解。后来延河水被污染,市民健康受到威胁。1992年,延安行署将王瑶水库确定为延安市唯一的水源地,并颁布了经过省政府批准的水库环境保护办法,投资1.56亿元进行修复,保证了市区人口的用水。
王瑶水库流域地下石油资源丰富,油田在此钻井取油;给库区造成严重污染。这事引起国务院的重视。1993年12月,国务院在榆林召开王瑶水库污染问题协调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由于种种原因,纪要未得到落实。纪要规定在水库保护区内不设新打油井,可油井数有增无减,由原来的160口发展到现在的691口。在石油生产的试油、采油、储油、洗井、修井等过程中,难免有污油、污泥洒落地面。一些不法之徒在输油管道开口偷油,致使地面洒落的污油污泥量大增。对这些污油污泥,油田采用的办法是挖坑填埋,这等于给地下埋藏了定时炸弹。遇上山洪暴发,这些埋藏的污油就被冲进水库。1993年7月11日、1994年8月31日两次暴雨山洪,使王瑶水库大面积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被采访者异口同声地说,庆幸的是从1995年以来没有发生过山洪。没有发生过不是说不发生,发生了怎么办?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着,这就是王瑶水库存在着的最大隐患。
11月28日,笔者来到王瑶水库,但见五六个人在打捞水面上的飘浮物。他们把打捞上来的飘浮物堆放在水库边,时间一长,堆成了一道长长的厚厚的“围墙”。飘浮物中多是树枝枯叶柴草之类,内夹一块块塑料泡沫,还有一粒粒原油块状物。打捞着说,水库污染严重时,里边的鱼吃起来有股煤油味。这地方要么光弄油,要么光弄水,意思是生产石油必然会污染水源。
为解决王瑶水库的污染问题,延安市做了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形势不容乐观,污染情况还很严重。现在,省政府已作出了保护王瑶水库的决定,延安市正着手狠抓落实。他们即将出台保护水库的规范性文件,正在加快水源保护区的划界定标工作,加大环境保护法规执行力度,并把水源保护、治理环境与山川秀美工程结合起来,彻底解决现存的污染问题,千方百计使王瑶水库山青水秀,让延安市民喝上健康水、放心水。省、市政府重视王瑶水库的保护工作这对消除水库隐患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期盼此举尽快实施,并获得圆满成功。
■杨前进 刘健民
图为笔者在王瑶水库飘浮物中捡到的石油凝固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