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7日
头版
01

别让“工程”变味

如今时兴“工程”二字,凡事与工程一粘边,就身价倍增。因而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的领导便挖空心思地进行策划,为使其政绩能够显山露水,与“工程”有关无关的事都喜欢挂上“工程”二字,以显其气势宏伟、成绩显著。

所谓工程,本意是指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君不见,现在的“工程”俯拾即是,有些以“工程”命名的事简直让人莫明其妙:旱原地区打了几孔水窖,叫集雨节灌工程,偏远山村的农民修了几个象样的厕所,叫茅厕改造工程,一个县或市为业余作者的作品评奖,叫优稿工程……

作为一个地方,为所辖地区的人民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是领导们的工作职责。问题在于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办那么一两件事,不是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是考虑到是否实用,而是考虑到自己如何从这件事中取得政绩,博得上司的青睐,为日后的提升打基础。这样,一些人就挖空心思地在轰动效应上做文章,把工作叫“工程”,至于工程不工程,人民心中有杆秤。当年焦裕录在兰考工作时,没有起什么“工程”名,如今兰考人民却把他领导栽的泡桐称为“焦桐”,郭秀明带领惠家沟人治穷致富时,也没叫过什么“工程”名,群众却在他去世后,自发地捐款建起“功德碑”。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看来作为一方领导,工作中最好少在名目上玩花样,多在实绩上下功夫。叫不叫“工程”不重要,为一方群众干点实事才至关重要。 (陈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