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四十余年育林人
——记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吴福茂
在西安灞桥区,有一位41年铁心育林绿化的汉子,把毕生的心血,、精力、年华都奉献给了育林绿化事业,多次受到省、市、区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三次获得西安市绿化奖章。去年,他又荣获全国绿化奖章称号,区上给他记三等功一次、奖励现金5000元。他就是灞桥区农林局干部、林业工程师、共产党员吴福茂。
年已花甲的吴福茂是灞桥区洪庆街道吴肖亚村人。
1981年初,临近不惑之年的老吴调回灞桥区农林局工作。回到家乡后,老吴心里高兴了好一阵子。当他了解到灞桥区的洪庆山、灞陵坡、狄寨塬及浐、灞、渭河滩岸边,需要绿化的工作任务还很重时,高兴之余,心里即刻多了一份挥之不去的压力,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有生之年的时间,绿遍灞桥、绿富灞桥。于是,他主动向领导请求,自己主搞林业绿化和多种经营工作。老吴爬山、上坡、进沟、下滩调研勘察,给领导及时提供出加强育林绿化工作的真实决策资料。围绕区政府提出的“实现全区平原绿化达标”工作任务,老吴同局里其他干部一起,干脆吃住在农村,组织挖坑栽树。那一年全区植树造林工作迈上一个大台阶,这当中,老吴的功劳不可没。
1985年,老吴被调任灞桥区林业站任副站长。在区林业站两年多,他带领同事上洪庆山区,在最远的栗沟村成功的搞了毛栗嫁接板栗试验,共嫁接板栗1500多亩;在上鲁峪村进行“铁皮”石榴的综合管理试验试范;在灞陵坡试种优质樱桃,结果,北京“21”号、济南金凤等优质板栗品种扎根落户到洪庆山区,石榴产区的产量猛增到30万公斤,比试验前翻了20多倍,“红灯”、“大紫”、“小紫”、“冰库”等优质品种樱桃引上灞陵坡,并迅速发展到了5000多亩。从而,为山区原坡群众脱贫致富开创了一条新路。如今,他即将退休。回首走过的人生道路,他说,在他身后能给人间留下一片片绿色,这便是一生最大的荣幸。
(刘鸣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