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板”形象小议
王英成
打开报刊看广告,常见厂长、经理拍的照:伏着写字台,或沉思或执笔,似乎是在考虑着企业发展的大事。这类“形象”给人的印象虽不深刻,但也不至于令人反感。印象“深”却不舒服的倒是另一个模样:或站或坐或行或靠或左手或右手或左耳或右耳都少不了那么一个玩艺儿——不是电话筒儿就是大哥大。这几乎成为当前企业的头儿们在报刊上露脸时流行的一种“老板形象”。
这类现象见多了,觉得很别扭。厂长、经理拍个照,难道非得拿电话筒或手机做道具?是抓了电话筒,就能让人联想到你的信息灵?还是攥看大哥大,你的形象就潇洒?
让人纳闷的是,这些拍照的厂长、经理们,竟然会无主见,挺能的人竟由人家这么摆布,咔嚓一声,定格成像,登在了报刊上。殊不知,这么一来,厂长、经理们虽花了钱(当然花的是厂里的公款),形象却在大众的脑子里挺清淡,因为人们如今有了“视觉逆反”:老板拿话筒或手机,这是装腔作势。如同歌星搞“假唱”一样,形象差矣。
在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当今时代,企业形象的培育和包装十分重要。厂长、经理们借媒体亮个相,向社会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按理效果也会不错。然而,就因为手上那个话筒或手机,却让大众感到有种天天吃剩饭的感觉,一个两个人拿话筒手机,人家不太在意,却十个百个都是这样,就让人感到毫无意思了。倘若是一个话筒或手机能让自己的形象光彩夺目,那又何苦不惜千金万金用整版文字来推销自己呢?亮个话筒或手机的特写镜头不就得了么!还能给企业省下一大笔广告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