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保持对“厂误”公开的正常心态
与厂务公开仅一字之差的“厂误”,公开的程度始终处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之中。“厂误”公开,缘何总是一副“半遮面”之羞怯状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厂误”公开麻烦多,是其根源。领导一方面担心自亮“家丑”惹众怒,另一方面又怕“丑态”既出,“乌纱”不保。
事实上,相对于厂务公开,公开“厂误”十分必要,也非常有益。因为,民主管理其目的是要让广大职工有机会“参与”,有途径“知情”,能公平、公正、公开地知悉企业之难,了解企业之忧,谅解企业之苦,理解领导之愁,保持与领导同甘苦、共命运、谋发展的合作态势和默契。
俗话说:“无病早防,有病早医。”公开“厂误”,正是早医的必要步骤和途径。如何“早防”、“早医”疾患,关键要消除“厂误”公开麻烦多的思想障碍。首先,各级领导要保持对“厂误”公开有一颗正常的心态。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误”并不奇怪。“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误”,不愿公开“误”,不能及时依靠职工解决“误”。企业在谋发展的过程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诚实、虚心地公开“误”,礼贤下士地求教于“广众”,尽可能早些让“大误”变“小误”,“小误”变“无误”。其次,广大职工同样也要保持对“厂误”公开有一颗正常的心态。职工应该把厂务公开和公开“厂误”看成是企业与职工之间共同的事情,任何一种“务”与“误”,二者都与职工息息相关。有些“误”的造成并非全是领导主观臆断所致,客观因素也不能不考虑。一味地指责领导、埋怨领导,以畸型心态看“厂误”公开,领导们谁愿意去主动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呢?
不愿主动公开“厂误”的领导,抑或是无端指责“厂误”没有公开的职工,这两种情况都无助于企业的发展,无助于“厂误”的正常、顺利公开。
■万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