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热血铸丰碑
——记中铁一局神朔铁路复线工程指挥部
神朔铁路西起毛乌素沙漠东沿的陕西省榆林市大柳塔镇,北与包神铁路相连,南与神延铁路相接,东至山西省朔州市,与北同浦线接轨。全长270公里,另有庄阴线69公里,总正线为338.4公里,为国家I级电气化重载铁路,年设计运量初期为2500万吨,近期4000万吨,远期复线为6000—10000万吨,它是我国继大秦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西煤东运大通道神(木)黄(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着神府东胜煤田的煤炭外运任务,于1996年7月1日建成通车。
神朔铁路复线是神华集团为提高神朔铁路运营能力,加快神华集团矿、电、路、港、航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西起陕西省神木北站,东至山西省神池南站,全长187.5公里,其中神木北至神池南站为增建第二线,府谷至神池南为铺架或换轨及其引起的线下工程补强及站后工程。沿线途经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府谷、山西省忻州市的保德、河曲、五寨、神池等两省六县。神朔复线建设的成功,将使神朔铁路的运输能力成倍增加,对神朔铁路的跨世纪发展,增加铁路的运输能力,竞争能力,以及促进西部经济的高速持续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中铁一局集团承建的神朔铁路复线线下综合五标段工程,横跨神木、府谷两县,全长8.496公里,起始里程为PK46+900~DK55+704.53,管段内有大中桥15座,计2147.08延长米,其中新建大桥7座7681.87横延米;中桥8座465.41延长米(新建中桥3座);区间路基土石方29.3万方,涵洞20座185.09延长米;房屋334平方米;铺碴3.04万立方米,该段最近处居既有线仅4米,难点多、任务紧困难大,为全线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工程。
为了使神塑铁路复线工程建设全面实现创优的目标,局指挥部从领导到作业队都选派了具有丰富既有线施工经验,对保证既有线安全有很高认识的人员组成,成立了以指挥长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各级领导为核心的安全保证体系,制定了《神朔复线安全管理办法》、《神朔复线火工管理办法》、《关于神朔复线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的决定》和《神朔复线的创优规划》、《神朔复线优质优价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规定,从技术、人员和教育等各方面入手,严格执行既有线安全施工“二十二不准制度”形成了以指挥部为中心、层层分解、有效联动的安全联动体系,以狠抓管理、责任到人、实现安全施工、全面创优。
为了保证质量,安全和工期目标的全面实现,施工前,局指挥部认真地对施工工地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取得了较为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本管段以DK51+308~PK51+580段挡土墙为代表的质量六个重点工程和以PK52+095~PK53+250段路堑为代表的安全六个难点工程,结合实际编写了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如在路基石方爆破中采用以机械松动剥离为主,配合风镐及撬棍人工进行,实行光面爆破;桥梁基坑开挖中严格控制装药量,用袋装土压住炮口,严防出现飞石现象,使安全一直处于受控状态。
他们在开工前主动与既有线工务、电务、供电、信号、车辆等有关站段签定了安全协议、建立了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和电话,并发放到各级管理人员中,做到了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现场有情况及时汇报解决。从而使全局施工人员牢固树立了“既有线上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意识,为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桥台施工是他们安全防护的重点,尤其是基础开挖对既有路基破坏较大,在线间距只有5米的情况下,最大挖深达11米,原设计要进行扣轨的防护,但扣轨施工须进行要求限速,会对既有线行车产生较大影响,经过现场考查及各种方案比选,他们大胆决定采用深井防护方案,边开挖边做深井护壁,防护到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基础施工,从而确保了施工过程中行车及人身的安全。
为了保证既有线的安全,施工前他们先在既有线设置安全防(隔珊)护网,并对接触网支架用浆砂片石进行了细心围护,以确保石块滚落时不致砸坏既有线轨道及设施。目前三处大的挖方段已基本顺利完成,安全防护效果良好,在5月中旬业主组织的检查中,做为经验,进行推广受到了神朔公司及各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指挥部严格按照“四区段,八流程”工艺组织施工。首先做好土质的化验,技术部门做好土方调配。基底处理严格细致,认真规范。在进行大量填筑时,先进行试验填筑,以掌握碾压遍数和最佳的摊铺厚度。压路机碾压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或横向接头一般应重叠0.4~0.5m,前后相符两区间纵向重叠0.2~0.8m,做到不留死角,确保碾压平均到位。
在桥涵施工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实现优质目标,墩台均采用了大模板施工,钢模板纵向采用75毫米等边的角钢,面板采用厚5毫米钢板。施工中拼对接缝时,先用砂轮机打磨抛光,然后采用止水带填充,外挂泥子,墩帽墩身一次性灌注,保证了混凝土表面不出现连接缝痕迹。立模并经过质监检人员严格把关,局指挥部最终检查方可填单灌注。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在严把材料进料关,按日常的规定外,他们还根据试验的数据,在混凝土灌注中,适量的加入了粉煤灰,降低了水化热,并根据天气等情况适时调节用水量,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凝聚力,从而使墩身实现了内实外美。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的创优,他们严把材料关,经过考察对比毅然放弃了质次价廉的本地沙石,而不惜成本,远赴几十公里外的保德县采购沙石,仅此一项就使工程成本增加了数十万元,但张指挥告诉记者说:“做为企业,信誉是生命、营利是目的,企业只有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才能谋求经济效益,我们干一项工程就要树一块丰碑,就算是赔钱我们也要干,而且一定要干好,这样我们才问心无愧”。
在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同时,他们还结合实际,大胆通过科技攻关,优化设计,减少不安全因素。管段内的PK50+964小桥换边位置,必须拆除既有桥新建两座小桥。施工对既有线行车及运输影响很大,特别是换边拨接时间较长、难以保证安全。通过实地考察,他们建议改为一座框架涵。经建指庞总亲自到现场确定,方案经设计院、监理单位现场勘察,将此处变更设计为桥下新建一座框架涵,这样不仅解决了施工及安全防护的难题,还为将来快速拨接开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程自三月份开工以来,在各级领导和监理公司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局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截至六月底,全标段共完成路基土石方18.5万方,完成年度计划29.13万立方米的63.76%;大桥完成1049.98米,完成年度计划1443延长米的72.76%;中桥完成281.6延长米,完成年度计划385延长米的62%;涵洞完成136.86横延米,完成年度计划166.93横延米的82%,完成产值2049.2万元。
六月底,在神朔铁路公司及各级监理部门联合举行的安全质量大检查中,五标段的沙坡大桥、路基挡土墙和涵洞群被评为神朔复线工程建设的优质样板工程。五标段被誉为复线工程建设的样板标段。
我们相信,中铁一局这支建设战线的王牌劲旅,以他们雄厚的实力、精湛的管理、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的工程质量和精益求精、勇于拼搏的开拓精神,将为神朔复线的早日贯通,为西部的铁路建设,为西部的经济建设再铸丰碑、更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