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22日
维权之页
03

跑新闻的“老许”

鬓生华发,年过“双五”的许法成已在宣传工作岗位干了整整30个年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在西安铁路分局和分局的派出机关任宣传干事,在他自己搞好宣传和新闻报道的同时,采取“长流水,不断线”的方式和“传、帮、带”的方法,为局各站段培养出上百名通讯员,铁路和地方各级报刊、电台,采用了他撰写的两千余篇稿件,多次被省市和铁路各级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

1992年7月他调到了西安西站,于是他重操旧业。这十年,他的1300多篇稿件,被中央国家级和省市、铁路报刊及各种新闻媒体刊发,其中近百篇稿件获奖。1993年以来他先后五次被郑州铁路局和党委评为“标兵”或“十佳”通讯员。

“汗水为墨腿做笔,思索铺路情催生”,这是许法成10年来的体会。新闻是跑出来的,必须下车间,去班组、到现场。他常和职工座谈、掌握实情,身临其境,体验生活。《龙门吊车上的一只凤》、《洗澡引出的故事》、《为火车皮“洗澡的人”》和《一个妻子的数落》、《问心无愧》等7个先进人物通讯,都是在多次奔波于现场,反复的采访中获得第一手材料,找到真正的感觉,而耕耘出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为了写稿,他常常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走路碰树撞杆,多上楼层;煮面条错把鸡蛋打入痰盂中,称盐打醋空手归,阴差阳错穿错裤等等。谈起这些“傻事”,他便苦笑起来。在边思边写的过程中,他把熬夜当成“家常便饭”。冬夜,家无暖气,就在膝腿上盖条小棉被;暑夜,天热胸闷,就头顶肩披湿毛巾;有时,为了一个词句,或者一个观点的准确运用,他琢磨半个通宵其甘苦唯有老许自知。

要搞好新闻报道,就得坚持不懈地学理论、学知识,多读书常看报。多年来,他通过自学和函授,先后获得大专、本科文凭;《求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半月谈》等理论性、政策性强的报刊,是他苦学细读的对象;报刊上的妙文,他都剪下来,每年剪贴10多大本,作为自己学习参考和抓新闻的启迪;出差的列车上,他也常是刻苦读书,勾划批注……。

他在苦中拼搏,接连不断的采访、写作,常常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日子过得苦而累。然而每当一篇文章见报,鼓起职工士气时,每当一篇稿子发表后,在干部职工中产生共鸣时,那心里的滋味呀,比吃了蜜糖还甜。

■韩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