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关爱弱势者
·袁敏杰·
南翔先生的文章《弱势者的温馨》(6月16日《人民日报》)中谈到:在加拿大,举凡有厕所的地方,无论公用事业单位,还是民间活动场所,都有一个供轮椅使用的宽大的厕所;在渥太华国家历史博物馆,各楼层及各展馆之间,设有供乘轮椅者自由徜徉的通道;在交通十字路口,配备有提醒盲人辨识的声音;多层建筑电梯的按钮也有盲文……这种对弱势者细致入微、体贴入微的关怀,令我深深感动。
平心而论,在我们社会,弱势者、困难群体愈来愈受到关心、关爱、关怀。但还是很不够的。就说对残疾人吧,我们还缺乏那种从方方面面所体现出的细致入微、体贴入微的关爱和关心,在各种场所,残疾人还缺乏与常人一样的方便。
尤其令人痛心的是,我们相当一些健康人,在心理上或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地歧视残疾人;一些人甚至欺辱弱势者,在一些公共场所,不时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实在是一种残忍;而更多的人面对这种歧视、欺辱弱势者现象时所表现出的冷漠,同样是一种残忍——一种更可怕的残忍。
诚如南翔先生所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最能体现人道主义的深度,展露人文思想的底线。”笔者以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其实也是一种文明标识。当然,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程度,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发达程度很有关系。但又未必尽然。譬如我们一些城市的发展、建设、建筑、设施,完全可以和一些发达国家的都市媲美,但却疏忽了方便和照顾残疾人,缺少一些方便和照顾弱势者的必要设施。仔细想想,难道这又仅仅只是一种“疏忽”么?恐怕不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