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为职工办实事的人

——记西安新城区运输三公司经理肖长林

退休职工你2元他5元凑钱联名为他制作铜匾和锦旗,称赞他为“人民公仆为民解难”、“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赢得这般民心?他就是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委员、民建会员、运输三公司经理肖长林。

是他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1998年,肖长林出任经理前,新城区运输三公司是一个出了名的烂摊子,公司院子里墙倒屋塌,杂草丛生,破烂不堪。百十辆运输车及其他设备已被转卖所剩无几,连续三年工资无着落,职工怨声载道。肖长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民主选举走马上任了,而接管帐上仅有30元钱,怎么办?面对一千多名职工的渴望与信任,肖长林郑重承诺:“您放心,能干好!”,并将这六个字放大挂在公司会议室里,时刻勉励自己。

当务之急是筹措资金,他从自己家里拿出多年积蓄的2万元先解燃眉之急,同时四处奔波带领职工打短工、揽工程,甚至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植树也不放过,所挣的钱全部给职工发了工资,第一步,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稳定了人心。接着,他抢抓机遇,及时调整经营结构,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决定在公司废弃了十几年的原有场地上办一个较大规模的旧货交易市场。说干就干,没有资金自己先垫上,买钢材求人家赊帐,施工中精打细算,旧楼板、旧砖能用则用,肖长林和职工一起没白没黑吃住在工地,一干就是几个月,整个人瘦了一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建起了一幢坚固实用的经营大棚和数百平方米的门面房,并很快招租到位。这样,公司三年多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职工们第一次兑现了工资,企业开始起死回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回想起创办旧货交易市场的酸甜苦辣,肖长林这个堂堂七尺男儿,第一次当着职工的面哭了……

是他让生活困难职工不再为生存而苦恼。

新公司刚运转期间,困难重重,尤其是有些困难家庭让肖长林牵肠挂肚,他反复对部下交待,对困难职工一定要热情对待,尽力帮他们解决困难,尤其是下岗职工,要为他们再就业排忧解难,看到天冷了,他发动职工并带头捐钱给那些最困难的职工购买棉衣、棉被送到家中,职工生病住院交不起医疗费,他拿出自己的钱先垫上,让他们安心养病。还有一些家庭因突发事件而面临困难,又不属于政策规定的救助范围,怎么办?肖长林除了发动职工向困难家庭献爱心外,还想方设法争取社会援助,使他们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84岁的闫秀兰老人租住在纺织城农村,肖长林就是工作再忙也抽出时间看望老人,在生活上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老人有病,他喂药喂饭,甚至专门把老人接到单位派专人照顾,直到为老人送终,老人生前逢人便夸:“肖长林就是我的亲儿子”。

天灾无情,市场无情,疾病无情,但肖长林用爱心编织起的“办实事,赢民心”保障网络使群众备感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群众们打心眼里敬佩这位带领他们拯救公司的领头人。就在采访结束时,笔者看到肖长林又在和他的职工为陕南灾区捐款捐物……(马进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