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可怕的“攻官”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操作公式:公关=攻官。虽然只是一些地方,一些人,但确是一个可怕的黑色公式。它一旦流行就会给一个文明的社会致命的打击。大到一个企业的命运、一个单位的归属、一个项目的投标,小到个人仕途的升降、人员分流的走向、子女的升学就业,甚至住院开刀……无不需要一一攻官。
究竟何谓攻官?攻官操作的程序如何?所谓攻官即把某一行业某一部门的主管拿下,让他为自己办事。在解放前,这种“拿下”还真得费一番功夫,需严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在子弹与尖刀的威逼下,个别意志薄弱者实在扛不住了才出卖了组织和同志。而现在的拿下就省事简单多了,只需一是会运用马屁经;二是钱到物到,一切也就妥了。当然攻官者也精心地审视着所办事情的大小而确定攻官成本投入的多寡,生怕血本无归。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亏损了,员工下岗了,可厂长却坐着本田出入星级宾馆。有些企业的亏损是领导决策的失误,官员不但没有下岗却易地做官,而且官愈做愈大。有些地方小官用心不在自己的单位,尽管职工工资拖欠,医疗费不能报销,但对上级官员的生日、官员母亲的忌日、官员老婆所用化妆品的品牌、官员儿子衣服的尺码……全都牢记在心,然后敬心奉上。所孝敬的钱财全是公款,他们会在上级官员的心口上抹蜜,会在官员的心缝里给别人下蛆。这样的人不仅官做得稳而且如腾云驾雾般高升。而对那些埋头苦干为企业赢得效益不会攻官敢于说真话的人,却遭到排挤和冷遇。
凡是那些攻官成风的地方,党风一定是差的,监督机制一定是不健全的。如果社会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可以攻的,不同层面的官也是可以攻的,并发展到各行各业,那么它的危害不仅仅是钱权的交易,而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恶性反应,危害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可喜的是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坚定的,力度是强劲的,舆论监督也日趋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股强劲的东风会清除这股攻官的浊流。
(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