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与世故
□文/宋宇杰
街头的一堆西瓜,无论它有多少,对买者而言,只有三种:生的,熟的,熟过的。我们只挑熟的买。芸芸众生,男女老幼,就其心理年龄而言,也只有三种:幼稚的,成熟的,世故的。幼稚的属于生瓜,成熟的属于熟瓜,世故的属于熟过的瓜。放下生瓜不谈(因为若在瓜藤上,它还有成熟的可能),可天下有谁喜欢熟过的瓜呢?
人们都不喜欢熟过的瓜,因为它的内里已经变得干枯;世人也不喜欢世故的人,因为他们已经“练达”得枯燥无味。哪一个世故的人拥有过一个真正的朋友?哪一个世故的人有过甜蜜的恋情?哪一个世故的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至少在我身边,我还没有发现一个。
世故是一种最可怕的衰老,人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无论他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可以说都已进入了生命的黄昏。世故的人少有激情,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们不会制造浪漫,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浪漫的情怀;世故的人也少有创造,我没见过一个世故的人成了作家、画家、诗人或音乐家,在真正的大作家、大画家、大诗人或音乐家中,我也没有见过一个世故的人,就是在成功的企业家和大商人中,我也没有见过。
世故者只能混迹于权贵和金钱的阴暗里,也只有在这些阴暗里才能滋生世故的人。现在之所以有人崇尚世故,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世故,实在是因为权贵和金钱制造的阴暗越来越大的缘故。
世故是烂透的成熟。是那些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就近为自己选择的一个掩体,他们在内心深处有自卑情结和弱者心态,因此就其本质来说,世故是一种幼稚的回归。
我们反对世故,不等于不提倡成熟,一个人不成熟,就等于生瓜一样,价值也大打折扣。成熟是一种丰满圆润的状态,是一个人智慧的顶峰,是一个人阅尽人间沧桑后的一种大度从容。它不媚俗,不盲从,对挫折处之泰然,对恭维、掌声、鲜花、报以淡淡的微笑。它淡泊宁静,散发着灵魂的香味。它是生命运作到一定程度后,所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理想境界。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在家里是宽容、慈祥的父亲,在朋友那里是手足般的兄长;在社团或党派里,是悲天悯人的中流砥柱。我不否认年轻人中间也有成熟的人,他们挑起家庭重担,毫无怨言;他们默默奋斗,把泪水咽进肚里,把笑脸留给父母、妻儿;他们不为虚名所动,脚踏实地,挥洒自已的汗水,开创自己的天地。
成熟是一种迷人的美,它与世故格格不入,大凡把成熟与世故同日而语的人,一定是还没有跨进成熟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