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县上行政工作紧火时,工会“铁将军把门”是常事 县属各系统工会主席多是“光杆司令”,百端事务全靠一人“踢打” 兼职工会主席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行政事务上,把工会工作当作了“捎带”
工会干部被拉差撂荒了“责任田”
工会干部拉闲差现象严重
工会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工会干部应履行哪些职责?
许多工会干部看到这个问题可能会不屑一顾,这还不简单,《工会法》和《工会章程》写得明明白白:维护、教育、参与、建设是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是的,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幼稚,但每当进一步问时:作为工会干部你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吗?很少能听到肯定答案。被问的工会干部往往会讲出一大堆理由,主观的、客观的,但讲得最多的是被党政方面拉了差,配合了地方“中心工作”,影响了自身的工作。
最近,记者到关中一农业大县采访发现,县工会只有一人留守值班,其他人都被政府派下去征收农林特产税了。据这位留守干部讲,每年到苹果收获季节,县级各部门(当然包括工会在内)都要包乡、包村协助征税,农林特产税是该县主要财政收入,不征收完毕别想收兵。无独有偶,记者在另外几个县也发现有类似现象,有的地方工会大门紧锁,连一名工作人员都找不见,工会干部都去配合“中心”工作去了。
工会干部被拉差,不仅仅是去征税,只要是县上确定的“中心工作”,工会都得积极配合,包括县上搞得一些政绩工程,不管工会同意不同意,必须出人出力,没有商量余地。去年夏天,有两个县发展高科技示范农业、观光农业,种植大棚蔬菜,为了引导农民,各部门必须种植大棚菜作示范,县工会不得不停下正在开展的建会工作,所有人员一齐上,包地、建棚。记者问:不建不行吗?工会主席一脸苦相:这是县上的中心工作,谁敢不配合。今年,记者再到该县得知,耗费数万元建的3个大棚不得不低价转让给农民。因为种菜对这些工会干部来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但当初明知自己不会种菜,还得硬着头皮干。
在县属各系统,工会工作人员大多只有工会主席一人,所有工作都要一肩挑。而工会主席往往是兼职的多,还兼顾很多行政事务,工会工作相对而言成了“副业”,很难保证正常开展工作。有一位城建系统的工会主席常年在工地上忙乎,工会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据记者在一些县工会了解到,有些系统工会工作几乎处于无人管状态,发一张调查问卷,好几个月收不上来。还有的兼职主席对工会业务不熟悉,工作起来没有头绪,自然就谈不上重视工会工作。还有的单位,为应付外界事务,干脆就让工会去应付各种各样的会议,工会主席被职工戏称“开会主席”。
工会干部何以屡屡被拉差
工会干部被拉差的现象之所以很普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有着很深的根源,其中包括观念上、体制上等诸多因素。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认识,县工会就是县上的一个工作部门,配合县上“中心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更谈不上支持工会工作。加之一些工会组织忽视自身作用,在职工中威信不高使工会工作缺少活力。
兼职工会主席难以发挥作用,缺乏工会业务理论知识,工作能力偏低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兼职主席所在部门的工会组织多以工会工委形式存在,工会工委主任一般不经过选举,党委直接可以任命。被任命者只对上负责,一心扑在了行政事务上。
作为工会组织适当地配合“中心工作”是应该的,但应在不影响工会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进行。地方党委和政府应从实际出发,重视和支持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要过多加以干涉。
工会干部也要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能够热心为群众服务,充分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在人员设置上,对系统工会,应配备专职工会干部,不管主席还是主任,应该选举产生,杜绝只挂头衔不干事的现象存在。
本报记者 陈幼敏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