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2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活着真好 文学的丐帮 谁能想到你已离我这么远(外一首) 致爱丽丝 致富明星映太白 广告 “三个代表”记心间 “双万工程”谱新篇 展铁军风采 铸水电辉煌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致富明星映太白

——记太白县奎星楼村党支部书记蔡彦民

“太白积雪六月天”是长安八景之一,已经流传近两千年,早已名冠华夏。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太白县因涌现了致富明星村,又使太白县闻名遐尔,它就是太白县桃川镇奎星楼村。走进奎星楼村,新建的楼房,砖瓦房取代了昔日的茅草棚,郁郁葱葱的经济林,绿油油的蔬菜一片连着一片,改变了以往茅草丛生土地贫瘠的荒芜景象。提起奎星楼村的变化,村民们深情地对记者说,这多亏有一位带领村民致富的好村官蔡彦民。

蔡彦民在奎星楼村是一个大能人,由于他精明能干,具有开拓意识和市场意识,他的家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拥有了自己的汽车。可是,当他看到父老乡亲还没有脱贫,在村民的选举下,毅然地挑起了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担子。他因为多年担当村民组长,对村里的情况了解的比较多,所以,他上任伊始,就和村两委会班子研究解决一直困扰村经济发展的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但由于村底子薄,投资大,使农网改造陷入了困境,他开上自己的车,到处协调资金,自己又垫资五千多元才使农网改造付诸实施。施工中,他以身作则,日夜奋战在第一线,连续十多天都没回家,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六公里的农网改造不到一个月就全部竣工。

为了尽快地让村民脱贫致富,他在两委会征集致富项目和经验。他又亲自到山东考察产业结构调整典型事例以及塘口村近年来种植蔬菜的变化。根据本村的自然环境,他觉得发展果菜是该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村民们由于传统耕种观念的束缚,对种植蔬菜持有怀疑态度,他特邀县园艺站、农科所的技术员举办蔬菜栽培技术,结合算账,对比,为村民算好经济帐。为了带头,他率先种植了袋料香菇3万袋,并在自己承包田里全部种上了蔬菜。同时他还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至少种2—3亩,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全年种植蔬菜500余亩,全村的种植比例一下调整到5:5,使村民获得了实惠。随着果菜业的发展,为了让菜农无后顾之忧,他主动与康华有限公司签订供销协议,组织村民去外地取经参观。并请农科所对本村15户具有代表性农户进行土质取样化验,总结蔬菜优质高产的经验。当他看到村上道路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影响了村里的形象,村里又投资近万元,投劳3000余人次,修通了村里的生产道路,使外地客商满意而来,满意而归,使村里的蔬菜远销到全省各大城市。在发展果菜的同时,他还帮助村里引进了布尔山羊的养殖技术,使村里的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当今是一个信息社会,为了让村里了解外面的信息,他又经多方努力,给村里安装了程控电话,把一个小农村和全国连接在一起,使大家得到了许多致富的信息,也为该村的蔬菜果品走向市场搭起了一座金桥。

为了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召开西部大开发实现山川秀美工程的指示精神,实施退耕还林,在苗木紧缺的情况下,他不分昼夜的奔波在眉县、岐山、周至等县,购齐了树苗在全镇率先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受到了县乡领导的表扬。

2001年,在奎星楼村一班人的团结协作下,经过村民的奋力拚搏,全村171户,697人全部脱贫致富,人均产值超1600余元。在今年,蔡彦民有了更大的打算,他和镇领导正在县市争取水利专项项目,修复贯通全村耕地渠道,使800亩旱田变成水浇地。同时搬迁山坡上村民,使坡地退耕还林种草种药,实现多元化农业的新格局。

记者相信,奎星楼村在蔡彦民书记的领导下,明天将会更好。

(张民翔 刘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