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红包变成“点名费”
·沈峰·
如今,不管是看电视,听广播还是读报纸,你总会发现一些新名词层出不穷。这不,近日看报又发现一新名词,曰:“手术点名费”。
据报道,某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几家大医院,询问了一些刚做手术的患者:手术前是否给大夫送过红包?回答是,红包没给,不过“点名费”倒是出了些。所谓“点名费”就是患者“亲点”某位大夫为自己做手术,因此出点“血”,出多少视大夫的级别而定。“点名费”从800元、400元到1000元不等。
看罢此文,真是为红包的“变脸”所佩服。与以往收取红包相比,北京几家医院收取“点名费”并不遮遮掩掩,倒是多了几分理直气壮。正如一位主治医生说:“收取点名费是医院明文规定,而且患者可以自愿选择,经济上实在困难的不交也可以。”听听这话,这似乎成了收取红包的一个正当理由。
那么真是自愿交“点名费”吗?在报道中说一位刚在某医院心外科做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她住院时不懂“规矩”,经医生、护士指点才开了窍,主治医生、麻醉师及手术时的护士都不能少了“点名费”。还有一位颅内肿瘤患者,在院方的暗示后,一次就给了主刀医生2400元“点名费”。看来这“点名费”并非都是患者自愿交的。
红包变成“点名费”,这确实让人感到气恼,因为这让人看到本来应该刹住的歪风邪气,却成了某些医院的正常行为。即使有些患者想交些“点名费”以求得心理的安慰,我们的医院也不能就此给红包提供合理化的土壤。更何况卫生部曾下文件,严禁大夫收红包。
的确,医生收入或许还没有足够高,然而,收入不高就可以成为收取“点名费”的一个借口吗?如果说是拿工资高低说事儿,那么教师是不是可以从学生身上收小费,工人是不是可以把生产的产品拿回来,甚至个体工商户是不是以收入低就可以不向国家纳税呢?
红包变成“点名费”,由严禁变为“名正言顺”,其量当防,其质当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