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23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说“傍黑” 三句赠言的警示 孔子首倡普通话 有感于《我是工人》 图片新闻 想起了风箱烧火 茶写人生 一根葱 图片新闻 父与子的“安居工程” 广告 不良嗜好催人老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生活广场
04

想起了风箱烧火

□文/张敬义

如今城里的孩子,可能大多未曾见过风箱,不知风箱为何物?风箱烧火早已成为历史。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城里还是乡村,大多都使用风箱烧火做饭。那时,一般家里人口比较多,七、八口人吃饭,锅大、炉灶大、风箱大。我家的风箱也很大,有半米高,一米来长。因为父亲经常给风箱的隔板上绑扎上厚厚的鸡毛,所以拉起来很沉重,但风儿却是很大。一拉风箱,炉灶里的火苗顿时直逼锅底,不时还窜出炉膛,映得灶房里红光闪闪。

用风箱烧火,有很多技巧。如点火时要引柴,引柴放得少,煤就燃不起来。引柴刚点着,如若心太急,把煤一股脑盖到引柴上,火也会被压灭。或者火刚点着,就用力拉风箱,火就会被吹灭。注意这些的窍门,全是母亲教的。那时我还小,母亲在烧火时常对我说“火心要虚,人心要实”,当时我不甚理解,似懂非懂。

后来,在手拉风箱烧火的日子里,我才对“火心要虚”的道理有所领悟。“火心虚”可以火借风势,使煤充分燃烧。火心一旦实了,炉渣结成块,或点火时把煤压得太实,火就点不着或着不旺。而“人心要实”则是我在参加工作后,才逐渐有所感悟的。也正是这句话,使我归入了老实人的行列。尽管老实人常常不会见风使舵,不会两面三刀、八面玲珑,吃亏受气自然免不了,有时甚至会出现“老鼠掉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的窝囊,但老实人以诚信为本,往往也会获得亲情、赢得友情、得到同仁信赖和帮助,事业终有所成。

说起用风箱烧火,还有一件往事更使我加深了对“人心要实”的理解。自以为烧风箱有一手的我,第一次到岳母家便想好好表现一番。看见岳母揉面准备蒸馍,我便主动去当火头军。见铝锅已放在灶上,我不问三七二十一,甩开膀子就“呼哒、呼哒”拉起了风箱,把火烧得烈焰熊熊。不一会岳母出来看水开了没有,谁知一掀锅盖,火苗却从锅里窜了出来。原来锅里还没放水,锅底给烧穿了,惹得岳母哭笑不得,“哎,这个傻女婿,真是缺心眼。”事后,我羞愧地悟出一理:人心要实,但不能粗心大意缺心眼。要办好事情,仅有热情和诚心还不够,还要从实际出发,想实招,求实效,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不分青红皂白,光有热情和心实,就会变成缺心眼子,把好事办砸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