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22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国际博览 德国的中餐馆 全球无二的酒吧 探秘世界七大谜团 迷一样的阿拉法特 地球上最冷的村 世界各地的“酒路” 英国的离婚服务 今天的法国农村

当前版:第A3版:北国周末-国际博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国际博览
03

德国的中餐馆

□文/雷飙

去欧洲五国考察,我们一行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吃不惯面包、黄油、生菜、沙拉之类西餐的。除口味不合外,总觉得吃不饱,也总嚷嚷着去找家“中餐馆”,那怕是吃一碗地道的中国面,也都心满意足了。

据导游讲,中国人在欧洲开餐馆的可真不少,仅巴黎一城就有大大小小的中国餐馆1000多家。

在德国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不难找到中国人开的餐馆,那飞檐翘角、缠龙走风的仿唐、仿宋、仿明、清式建筑,那门口高高挑着几个大红灯笼的地方,多半就是中餐馆,它不仅是中国人欢聚、欧洲人尝鲜之所,也为欧洲城市的街景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慕尼黑一条较为僻静的街口,我们找到了一家中国餐馆。餐馆有一个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小院。院里一架葡萄搭起来的走廊,几棵果树,几把圈椅,一袭绿草地,颇有中国北方园林的味道。

在进入餐厅的过道上,一边供奉着长髯飘飘、面如重枣的关公,一边供奉着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条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菩萨坐像的两侧,有一联云:佛力永扶家安宅吉,祖宗长佑子秀孙贤。”人在异乡为异客,日里梦里想的都是故乡。也难怪汉刘邦在古长安坐了天下,将老父从沛县接往陕西新丰,也要将故乡的村落原模原样连同鸡犬一道迁来。

入得餐厅,万里乡关的气息更是扑面而来。餐厅里一色的仿明红木桌椅,工艺柜里摆放着雕花的中国瓷器;镂空的屏风上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大有破屏飞升之势;墙上斜挂着琵琶、二胡、铙、笛等民间乐器;吊顶的天花板都是用龙、牡丹富贵图、仕女游春图装饰,这家餐馆显得富丽堂皇,气魄不凡。

餐馆的女老板是一个身材瘦削个头适中的少妇,人很机灵。她丈夫是一位英俊健壮的德国小伙。在一旁还有位招呼生意、年约六十开外的人,是这位女老板的父亲。女老板操的是颇为地道的“西安腔”。同去的几位“秦人”很快地同这位女老板攀谈了起来。她在国内学的是法律,大专毕业后自费来德国求学,在大学里认识了这位德国小伙,遂结成夫妻,并开了这家中餐馆。她父亲原是西安医科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来德国帮女儿料理生意。

“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更何况在万里之外的德国。聊到热闹处,这位女老板把她的三个“宝贝”儿女一一介绍给我们看,并不无得意地说:“这都是中德联合制造的产品”。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孩子白皮肤,金头发,黑眼睛,个个长得十分漂亮又十分淘气。

这顿中国饭菜,我们自然吃得格外爽心可口,其乐融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