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26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 从打工妹到亿万富姐 生活中的靳羽西 新疆斗鸡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求实创新 不断进取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
04

从打工妹到亿万富姐

□文/孙敏

在重庆高新科技开发区有一个投资额1.8亿元,占地88亩的大型综合商贸广场即将兴建。这个投资项目的投资者竟是一位年仅30岁的重庆妹子,她叫孙丹,她拥有的财富,全部来源于打工。

靠打工成为百万富姐,她的经历对每一个劳动者来说,都有启发价值和鼓舞意义。

苦境求知,勤工俭学炼就坚韧拼搏品格

孙丹出生在重庆市铜梁县乡下一个普通家庭,1983年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那时的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二年,她5岁上学,毕业时年仅12岁。

辍学后,孙丹在家帮母亲做家务,有时也偶尔到父亲工作的瓷厂做临时工。劳动中,她求知的欲望不绝,白天经受繁重的体力劳动,晚上在油灯下孜孜不倦读书学习,时刻梦想着重返校园。2年后的1985年9月,她终于回到学校念高中,”和许多家居远离学校的农村孩子一样,她得住校。当时,家里穷得连她的伙食费也交不起,孙丹只能每星期回家一次,带上一大碗酸菜或菜干,作为一周的下饭莱。

在如此艰难的求学中,她的学习不断长进,1987年9月,她考上了重庆大学自动控制系。

在重庆大学,孙丹靠勤工俭学坚持学业,在学余时间,到建筑工地挑砖,参加修路、修操场,写文章挣稿费,几年中没有一个假期回过家,1990年冬,她大学毕业,也炼出了坚韧勤劳的好品格。

她听懂了一位香港老板的话:一个人没有打工经历,怎么能当老板?

大学毕业的孙丹被分配到国家有色金属四建工作,工作条件不错,收入稳定、生活舒适。但是,她却承受着两种精神负担;一是她渴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而国营单位相对平淡的工作满足不了她的追求。二是家里经济困难,父母为她们五姐妹读书己欠债累累,她想挣更多的钱去还债,改善家人的生活。

1994年夏天,刚刚休完产假的孙丹别夫离子,揣着全家仅有的积蓄2000元,到深圳寻找自己人生的新位置。

经历了一番周折之后,重庆市驻深圳办事处的一位先生热心地推荐她到深圳关外布吉的一家港资电子厂工作。报到那天;孙丹满以为有朋友推荐有大学文凭,香港老板肯定会安排一个轻松的职位给自己。谁知,香港老板得知她的想法后,非常认真地对她说:“你没有扛工经历,没有做过一线工人,以后怎么当老板?”是呀!自己来深圳并非寻饭吃,而是求发展。如果要舒适平淡的生活,那在原单位干就行了,何必到深圳来?香港老板的话使孙丹想了好几天。她终于从心理上完成了从国家干部到打工者的心理转变。她决心从头干起,首先做一名一线工人。

这家电子厂专门生产计算器、游戏机,原料从香港运来,产品全部返销香港,工作要求特别严格。孙丹在大学念的是自动控制专业,此时正好派上用场,仅几天时间,她便成了一名熟练工。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技术又好,对其他打工妹也很关照,颇得工友尊敬;老板也十分赏识。40天后,她被提拔为科文(车间管理),80天后,又被提拔为厂长,全权管理全厂生产、技术工作。“香港老板追求的是最高利润,谁能为他多挣钱,就重用谁,这一点是非常公平的。在港资企业,即使是亲朋也得不到照顾。”孙丹回忆说,“在港资企业,等级森严,谁有本事,谁吃香,没有人情,更没有后门可走。”当时在车间打工,孙丹睡的是集体房,几十号人挤在一起,臭气熏人,吃饭时,每位女工用一个黑塑料袋,一勺饭、一勺菜;当科文时,住6人房,吃四菜一汤;当厂长时住套房,还配一个生活保姆。

要想生活得更美好,就必须不断拼搏奋斗。

短短几个月,孙丹凭自己的本事,从一个普通打工女成为了生产管理者。

这一年,孙丹所挣的工资3万余元全部还清了家中建房的欠款。

她非常推崇一句俗话;“树挪死,人挪活”

住着套房,坐着舒适的老板椅,管着100余名员工,全厂人、财、物全权在手,月薪几千元,孙丹该满足了吧?不,在该电子厂工作不到一年,生性好拼的她便要跳槽了。因为,她的才干此时在深圳企业界小有名气。1995年春夏之交,一位熟悉的朋友对她说;“过来帮我干吧,我出资金,你出智慧,让你独自筹办一个彩瓷厂。”能独自筹办一个工厂,这是难得的机会,孙丹当即辞去了电子厂厂长的职务,赶往深圳梅林,开始招兵买马,筹建彩瓷厂。那时刚好是炎热的夏季,为了赶工期,孙丹常常不分昼夜拼命干,她要检验自己的才干,更要做出成绩回报信任自己的朋友。厂房布置、进设备、购原料……,仅仅三个月时间,一个面向欧美市场的彩瓷厂便神奇地出现在深圳梅林。此时,她一个月的工资就超过了在原单位时全年的收入。几个月后,工厂生产进入良性循环。没有拼搏的压力,孙丹又坐不住了。朋友以为她嫌薪水低,提出给她更优厚的待遇。然而,孙丹还是不领情,决意离去。“彩瓷厂只有100余工人,规模不大,很难有大作为。”原来,孙丹又盯上了另一家更具实力的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几个分厂,上千名员工。此时,该公司属下的一家电子厂正要招聘一名厂长。于是,孙丹告别亲手创办的彩瓷厂,来到了这家五金电子厂出任厂长。该厂有200余员工,主要生产扬声器。前几任厂长都因解决不了产品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被外资老板炒了鱿鱼。孙丹一到厂里,便细心分析产品质量难过关的原因。经明查暗访,她发现一些老员工由于对厂里人事安排,心里不顺畅,因而,只顾挣计件工资,不注重质量。经过几天的思考,孙丹首先从做员工的朋友入手,因为自己曾有在车间打工40天的经历,孙丹知道,其实每一位员工在拼命挣钱的同时,都希望自己被厂领导发现、关注,进而得到提升的机会。孙丹丝毫不摆厂长架子,日夜同工人吃住在一起,众多打工人员把她当作可信任的大姐,纷纷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一个月后,一批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员工被提拔到班长、科文、部门主管的岗位。同时,她制定出一套严格的质量奖罚制度,促使广大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短短2个月,该厂产品质量明显好转,效益翻番。几个月的辛苦,结出了丰硕果实,她的成绩得到了同行们的肯定和老板的赏识。1996年夏天,公司董事会提升她为总厂厂长。

总厂辖几个分厂,上下有1000余员工。喜欢挑战的孙丹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正当她在公司大显身手,公司红红火火时,一位在香港上市公司某集团工作的朋友告诉她一个消息,该公司要在大陆招聘一名高级总管,负责ISO9000认证工作。该公司是一个有完整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公司,孙丹听到消息后,又动了心思。“以前,我一直在合资企业,独资小企业工作,能到香港的大公司工作,肯定能学到更多东西。”孙丹说,1997年春,26岁的她辞去总厂厂长职务,全力准备竞争香港公司这个职位。担任这个职务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于是,她又开始拿起久别的英语,苦练英语口语。看着忙于应试瘦了一圈的孙丹,朋友们都说她自找苦吃,然而孙丹笑着对她们说:“树挪死,人挪活。这句话你们理解吗?”

职位越好,竞争越激烈。在深圳人才市场,报考这一职位的200余人,其中有知名企业家、有名牌大学研究生、有留学归国者,经过过五关斩六将的激烈竞争,孙丹幸运地挤入了前三名。当该公司总部从香港派出人事经理亲自作最后的考试时,从未怕过的孙丹也有点怯场。最后考试那天,孙丹抱着“努力了,失败也不后悔”的心态,从容对答。结果,幸运之神再次找上了她。孙丹以稳重、自信、多年的管理实践战胜了自己低学历的劣势,脱颖而出,终于成为该公司的一名高级总管。此时的她已经成为打工者的顶尖级人物,月薪达到5万余元。

她的口头禅是:我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

1998年,一个意外事件使孙丹放弃了这份报酬优厚的工作。春节前夕,她的丈夫带着幼子到东北出差,因突遇寒流,双双生病住院。孙丹急飞回乡。看着疲惫的丈夫和瘦小的儿子,她心如刀绞,因为自己在外漂泊,丈夫和幼子失去了家庭生活的温暖。在内疚中,她想到了事业与家庭的两全其美,“只要努力,在内地也能找到发展的机会。”她说。她选择了辞职。

在家相夫教子这段时间,孙丹可谓身在家中心在外,她始终关注着外面的世界。一天,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得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即将在鹰潭成立办事处,开发保险业务的消息后,她觉得拼搏的机会又来了。她立即查找保险业务知识,准备前往应聘。1999年6月,年已28出头的孙丹从头开始成了一名保险营销员。许多人做保险营销都靠亲朋帮助;做做亲朋好友的单。然而,在鹰潭市举目无亲,她开展业务完全靠自己勤奋和诚信。初入保险行业的她只能“打街”、“扫楼”(即从街的一头开始,一个店、一个店上门推销业务;在一栋居民楼,则从一楼到楼顶,一户一户敲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跑)做陌生拜访。

一天,她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一对老年夫妇谈起保险的话题。她立即轻声细语地向他们详细介绍保险的方法、种类、收益回报情况。当时,由于人们保险意识并不强,两位老人将信将疑,对投保有兴趣,却不太信任。面对心存疑虑的老人,孙丹并不急于发展业务,而是热情地邀请他们到保险公司作客,让他们亲眼看看保险公司的业务情况,并主动把名片、身份证交给老人细看。当两位老人明白保险的好处后,便双双同时投保。这是孙丹做成的第一笔业务。

经过2个月的“打街”、“扫楼”,孙丹取得了“提前转正”的成绩,并第一个被指定为招集人,成为一名“金牌”营销员。8月份她提升为业务主管,继而走上经理岗位。1999年她被评为“全国优秀营销员”,2000年又评为“重庆市商务会精英”,全市优秀经理,2001年则评为“续收明星”。

有人说,孙丹运气好,每一处都遇上了好机会。而孙丹自己则认为,自己全靠勤奋。在此,笔者想起了一句谚语“路上有金子,也只有起早床的人捡。”是的,机遇再多,也只有早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机遇,孙丹就是这种早有准备的人。在采访中,笔者笑问孙丹女士,拼搏这么多年,财富不少吧?孙丹笑答:对安于现状的人来说,我的钱很多,但对于不断追求发展的我来说,我还是很穷,因为我的钱都投入到了新的事业中。

10年,弹指一挥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10年中,孙丹从打工开始取得了事业成就。目前,她到底有多少财富,人们未能准确获知,但是,她参与投资兴建贸易广场的“大手笔”可知,她是个亿级以上的富姐。

放大 缩小 默认